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推进流域综合治理守牢安全底线
  • 发布时间:2023-08-28 09:40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罗皓月
  • 审核:黄振忠
打印

近日,我市收到湖北省水安全保障工程2023年第二批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8750万元,主要用于府澴河流域系统治理(随州段)一期工程项目建设。府澴河治理一期工程是我市“十四五”期间的重要水利项目,概算总投资3.93亿元,于今年3月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投资3000万元,完工后将极大提升府澴河流域防洪减灾能力。
    随州有着“三山一廊”“七水多库”“府淮正源”的山水源流特征,是维护武汉水安全、长江水生态的重要保障区域和重点联动空间,是鄂北粮仓和湖北优质农产品的主要产区。随州也是有名的“鄂北旱包子地区”,多年来,少雨常旱、雨大致洪,水保脆弱、设施老化等短板制约着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市委五届七次全会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部署要求,立足市情实际,提出坚持以水而定、量水而行,以源头担当推动实现综合性治理和可靠性安全的更好统筹,严守水安全、水环境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底线。
    今年来,我市在《随州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基础上,印发了《随州市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1+N”工作方案》,以清单化实施鄂北水资源配置二期配套工程、府澴河流域系统治理工程、随州市中小河流治理工程、随中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等一批重点项目为抓手,全面推进府澴河流域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协同治理,统筹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四水共治”,取得了明显成效。
    我市充分发挥河湖长制机制作用,建立市县乡村四级河湖长体系,编制62条重点河流“一河一策”方案,健全“河湖长+检察长”协作和常态化暗访、巡查、专项督查等机制,合力推进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积极争取资金加快推进中小河流治理,因地制宜开展以清洁型小流域为主的水土保持治理,大力开展重点山洪沟防洪工程项目建设,巩固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不断健全防洪减灾体系。突出精准科学治污,一体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工业污染治理、水生态保护和修复,促进生态环境持续好转,2022年,19个国省控水质监测断面优良率、三个县级及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率、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率均达到100%。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强力推进耕地占补平衡,目前立项占补平衡项目14个、规模8402亩,拟新增耕地指标4520亩、水田规模3386亩;完成备案项目15个,新增耕地指标1428亩、水田规模328亩。
    从相关部门获悉,下一步,我市将把建设现代水网、提升防汛抗旱能力作为命脉工程,加快推进鄂北水资源配置二期配套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以水系连通、渠系联通促进区域水资源配置空间均衡;把优化灌排体系、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作为饭碗工程,统筹推进随中、黑花飞和随南大型灌区建设,以水利保障、农田保护守住344万亩耕地和298万亩永久基本农田红线;把推进供水一体化、提升饮用水安全保障能力作为紧要民生工程,重点推进随县“三片十线”、曾都区“水厂并网运营”工程,确保“十四五”期间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由90.5%提升到95%;把加强源头治理、提升水污染防治能力作为重点攻坚工程,积极融入襄阳都市圈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全力打好碧水保卫战;把厚植绿色底色、提升生态涵养能力作为系统工程,构建配置合理、结构稳定、功能完善的生态廊道和湿地生态圈,加快构筑鄂北屏障。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