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就业车间”生产忙
  • 发布时间:2020-06-09 09:16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涂小丽
  • 审核:系统管理员
打印

近日,来到随县新街镇博亿工贸有限公司,只见50多名制衣工正忙碌地工作着。
  伴随着缝纫机哒哒运转的声音,47岁的村民张昌莲正麻利地将一叠叠工装牛仔裤码放整齐。自打丈夫生病后,挣钱养家的担子全都落在了她的肩上。通过新街镇人社服务中心的介绍,她来到该公司上班,每月有近2600元的收入。
  “正月后由于疫情影响厂里停产,几个月没有经济来源,挺着急的。”接到返岗通知后,37岁的刘云紧皱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现在,她每天将孩子安置好后,就来车间做缝纫工,心灵手巧的她每个月能挣到3500元。“虽然比不上去沿海地区打工收入高,但是在家门口就业,地里的农活、家里的老人孩子都能照顾上。”她说。
  博亿工贸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劳保用品为主的企业,产品包括胶皮手套、工装服等十几个品种,主要出口欧美。近年来,该公司积极参与稳定就业工作,面向当地提供就业岗位达100个以上。疫情趋缓后,在当地人社部门的帮助下,该公司迅速复工复产,目前已复工120余人,有23名是当地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员。该公司不久前出口两个外贸货柜,目前订单已排到8月份,产值恢复到去年同期的90%。“我们将生产环节中简单易学、用工灵活的生产环节转移至乡镇就业车间,设立生产加工点,既降低了用工成本,又能帮助留守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增收。”该公司负责人杜晓春介绍。
  就业车间的兴起,吸纳更多群众就近就业,带动更多群众增收。截至5月底,全市117个就业基地、就业车间为4000余名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增收渠道,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1524人次。“我们计划进一步新增就业基地、就业车间,力促吸纳更多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稳定长效增收。”市人社局局长刘熙发说。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