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争当“小老虎”,形成众星拱月之势 ——构建市县镇村四级联动发展格局系列述评之三
  • 发布时间:2022-03-16 09:42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涂小丽
  • 审核:涂小丽
打印

神农风
  镇域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也是带动乡村振兴的重要纽带。镇域经济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村落,在区县和村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近年来,我市镇域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正在兴起一批具有地方特色、聚集度较高、有效促进就业和居民收入提高的重点镇、特色镇,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作出了重要贡献、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进一步提升乡镇(街道)在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市第五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坚持市县镇村四级联动,加快城市提能级,支持县域争百强,培育镇域小老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培育更多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点”。
  何为镇域“小老虎”?即“产业特而新、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机制新而活”的“玲珑小市”。
  (一)产业特而新
  培育镇域“小老虎”,要坚持产业为先。没有产业的支撑,发展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优势产业发展和形成产业集群的“火车头”效应。我市积极引导大项目、大企业向“小老虎”镇布局,培育形成一批能够拉动镇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型、旗舰型大项目、大企业。曾都区南郊街道,形成以程力集团为龙头,力神专汽、浩天专汽、长驰专汽等多家专汽企业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专用汽车成为该街道主导产业。
  培育镇域“小老虎”,更要突出特色优势。有了特色,镇域经济就有了生命力。各镇(街)应明确自身定位,找准发展方向,“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旅则旅、宜商则商”,树立“不求其多、但求其特,不求其全、但求其新”的观念,努力挖掘特色、放大特色,避免同质化竞争,实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走符合本地实际的特色经济发展之路。随县吴山镇立足资源优势、产业优势,打造石材特色文化小镇,就是将潜在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广水市武胜关镇“七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独特地理环境,为特色农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茶叶、板栗、油茶、柿子等特色产业,正在这里强势崛起。
  (二)功能聚而合
  镇域“小老虎”要坚持产镇融合,将产业和城镇之间的关系重构,并按照产业和城镇协调发展的要求,进行城镇规划和功能分区。
  产镇融合须具备产业功能,有较强的承载力,让项目落得了、能投产,让企业留得住、发展好。当前我市大多数镇(街)面临土地供应不足的瓶颈,因此发展镇域经济必须抓好园区经济。各地应整合现有资源,把规划建设特色园区作为镇域经济发展突破口,破解工业用地不足瓶颈,着力打造新发展引擎。广水市应山街道围绕“产城融合”战略布局,“智能装备”“电力电气”“5G通讯”三大产业园破茧而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如雨后春笋。
  产镇融合须具备城镇功能。要实现规划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保、社会治理等一体化,畅通城乡生产要素和经济循环,推动城镇村衔接互补,成为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我市出台《关于培育镇域“小老虎”夯实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础的意见》,明确提出将科学规划完善“小老虎”镇周边交通路网,打造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一批教育、卫生、文化等基础设施,加大社会事业发展投入。
  产镇融合须具备文化功能。镇域“小老虎”应该突出城镇特色,培育城镇个性,因此产镇融合不应只是实体产业和城镇的融合发展,更应该具有文化层面的内涵,有自己独特的元素、标识、底蕴,能保持“小老虎”镇的鲜明性和乡土文化的鲜活性,做到以本色创特色,构建起特有的城镇标识。广水市陈巷镇是诗仙李白写下千古名篇《静夜思》的地方,文化特色鲜明,该镇以寿山文化为中心,打造诗仙文化小镇。
  (三)形态小而美
  小不是小气,而是精细。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提高城镇精细化建设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城镇的发展质量和宜居宜业水平。在抓好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也要加强镇风镇貌管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打造有品质、有神韵的镇域“小老虎”。曾都区洛阳镇是“全市旅游发展型特色镇”。该镇常态化开展环境整治,建立健全宣传引领和督办评比机制,党员干部示范带动,群众、志愿者积极参与,集镇以环境秩序整治和集贸市场整治为主导,旅游小镇的环境形象不断提升。随县洪山镇不断完善集镇功能,不断增强集镇吸引力,把集镇打造成为乡村振兴的战略支撑点,2021年被省政府授予“湖北省第七届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楚天杯’”荣誉称号。
  美不仅包括面子,还包括里子。要形成居民道德素质佳、公序良俗蔚然成风的良好风尚。当前我市各镇(街)文化广场遍地开花,民间放映队、歌舞队、腰鼓队轮番上阵,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家庭和谐、邻里和睦、团结奋进的社会新风尚,积极弘扬向善向上的正能量,取得良好效果。在曾都区洛阳镇,“孝敬父母、弟恭兄让,礼信仁义、家教有方”字样的家训标语随处可见。该镇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群众骨干作用,建立了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文明乡风助推乡村振兴的优美画卷徐徐展开。
  (四)机制新而活
  镇域“小老虎”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充足的营养。我市按照依法依规、权责相称、能放尽放的原则,将“小老虎”镇迫切需要且能够有效承接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审批服务执法权限下放到重点镇,扩大重点镇在建设管理、市场监管、农业农村、交通运输等方面的行政权力,同时对“小老虎”镇在财力分配、申报政府债券项目、产业发展政策资金和融资等方面给予倾斜,通过返还措施和“以奖代补”方式对“小老虎”镇实行激励。通过把各种发展要素下沉到乡镇,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充分激发乡镇“蛰伏”的发展潜能。
  争创“领头虎”、培育“特色虎”、扶持“潜力虎”。对标全省“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和随州“桥接汉襄、融通鄂豫”区域发展新格局,我市正形成镇域发展生龙活虎的良好局面,构筑起“众星拱月”的发展矩阵,汇聚起建设“汉襄肱骨、神韵随州”的强大“镇能量”。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