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以更大力度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
  • 发布时间:2022-05-30 14:25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黄振忠
  • 审核:黄振忠
打印

放眼当下,全国各地工业领域呈现一派繁忙的新气象,各地瞄准产业升级“新天地”,挺立起产业链的“硬脊梁”。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工业稳则经济稳。日前公布的4月份经济数据显示,受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国内疫情冲击明显的超预期影响,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但从长远来看,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潜力足、韧性大、活力强、回旋空间大、政策工具多的基本特点没有变。随着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现,国民经济有望企稳回升。
  为巩固工业经济增长势头,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12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政策》,18项具体内容项项有针对、招招解痛点,锚定制约工业经济运行的问题发力,着力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和提质升级。
  在政策推动下,提振效应不断显现,但当前工业经济稳定恢复态势仍不牢固,工业稳增长仍面临新冠肺炎疫情多点散发、原材料价格上涨、要素供应偏紧等问题。只有以更大力度、更有效举措持续助力企业纾困发展,才能更好巩固“稳”的基础,积蓄“进”的力量,守住“保”的底线,确保全年工业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为企业纾困解难注入动力,减负“政策礼包”不可或缺。尽管去年工业企业效益水平稳步提升,但下游行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经营压力仍然较大。以降成本为突破口,进一步落实惠企纾困政策,不仅有利于企业保交付、强研发、抓改造,更能增强市场信心,提振发展预期,激活市场主体创新创造的主动性。降低企业社保负担、增加小微企业贷款等政策,就是在靶向施策、精准发力,让广大市场主体从感受最直接、见效最迅速的帮扶政策中,增强迎难而上的信心底气。
  为增强发展后劲提供“助推器”,还需牵好投资的“牛鼻子”。去年我国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3.5%,制造业技改投资比上年增长13.6%,投资规模继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随着创新驱动作用持续增强,产业升级发展趋势向好,企业创新投入不断加大,投资前景可谓长期向好。在这种情况下,既要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也要着力扩大精准有效投资,合理引导资本投向,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为企业长远发展和产业优化升级培育新增长点。
  让“有形的手”更有力,既要走好增强政策供给的第一步,也要抓好政策落实的关键一步。确保各项纾困政策惠及广大市场主体,既要打出“组合拳”“连环招”,使各部门的各项好政策形成合力,也要结合各地区实际情况,尽快推出更有针对性的配套举措,提高可操作性,以抓铁有痕的劲头让利好政策有效转化为市场的发展推力。
  今日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最大规模研发队伍,共同构筑起工业稳增长的坚实基础。广大市场主体实现平稳健康发展,着力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必将更好发挥工业的“压舱石”作用,汇聚起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蓬勃力量。
  (摘自《人民日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