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专用汽车“三基地”“三示范区”在随州成功诞生!
“国家专用汽车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专用车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国家专用汽车质量提升示范区”、“国家级出口专用车产业质量安全示范区”、“国家专汽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示范区”,短短几年时间,随州“中国专用汽车之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随州工业经济也以车都为领航,走出了特色、创新、开放的发展之路。
专汽之都,金字招牌实至名归
2007年12月,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授予随州“中国专用汽车之都”。时任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的张小虞说:“一个地区有如此完善的专汽产业链,如此高的产业集中度,全国罕见,希望随州把专汽做得更好。”
2009年,首届中国(随州)专用汽车博览会在随州举行,此后每两年在随州举办一次全国性的专汽博览会,向中国和世界推广随州专用汽车产业。
2012年,随州正式提出“建设世界华人谒祖圣地、打造中国专用汽车之都”发展战略,并被纳入“全省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
2016年,“全国应急产业发展推进交流会”在随州举行,随州专汽搭上中国应急产业“高铁列车”,开赴“一带一路”倡议前沿。
为了擦亮“车都”金字招牌,随州加快完善湖北省专用汽车研究院、首个国家级专汽质检中心等科研检测机构,加速“车都”走向高大上。
车都十年磨一剑,砥砺赢得天外香。经过艰苦奋战,“三个国家基地”“三个国家示范区”等殊荣花落随州, “中国专用汽车之都”在全国的引导性、示范性,获得权威认同。
转型升级,“车都”实力与日俱增
随州经济以“车都”建设为引领,招大引强,兼容并蓄,特色迸发。
“车都”品牌吸引国内汽车巨头纷纷抢滩随州。东风集团把发展专汽的重点放到随州,恒天新楚风、厦工楚胜、重汽华威、玉柴东特等一批混合企业诞生,加速了车都的转型升级。
恒天新楚风,以中国恒天集团新能源汽车研究院的技术为支撑,率先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今年初拿回2万辆新能源物流车订单。
厦工楚胜、玉柴东特加速轻量化转型,车品备受市场青睐。厦工楚胜公司副总王小康表示:“我们的铝罐车项目潜力无限。”
程力专汽,紧抓机遇转型升级,斩获轻型载货汽车生产资质,建设产能5万辆的轻型载货汽车项目,从产业链末端向中高端进军,推动随州专汽产业集群化发展。湖北齐星机械园,200多台智能机器人和智能加工中心遍布园区,人工智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专汽产业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新能源、轻量化、智能化战略方向,持续升级。目前,我市汽车机械产业企业170多家,专汽资质企业35家,整车资质企业3家,专汽品种、销售、出口、技术均居全国前列。
“车都”引领,正大、中粮集团、常青机械等一批500强企业和行业领先企业抢滩随州,推动随州产业不断转型升级。
龙头带动,“车都”美名飘香世界
去年柬埔寨国家安全部向程力公司采购300台消防车。今年4月9日,缅甸联邦共和国环卫局与程力公司签订“特大”订单。不断刷新出口规模。
随州专汽在国际市场声名远播。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融入“一带一路”倡议,搭建经贸合作平台,制定支持政策,扶持引导随州专汽企业与央企合作。2016年底,市政府与中建三局签订《“一带一路”外经合作协议书》,随州专汽抢抓“一带一路”机遇,加快“走出去”,实现“外经带外贸”的良性发展。
重汽华威专用汽车也搭上“一带一路”高速列车走出了国门。今年3月27日,中建三局从重汽华威采购的第三批工程车60台,起航运往巴基斯坦的施工现场。
目前,我市有20多家企业的专汽出口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随州出口总量最近6年都稳居全省前5名。
专汽产业带动了10万人就业。“车都”美名也带动了随州传统和新兴产业,如食品加工、医药化工、电子信息等6大产业,共同发力,其中食品加工产业吸纳30万人就业,并与专汽产业实现了“双龙齐飞”,成为随州对外开放的最佳“品牌”。
“车都”随州,在创建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示范城市的道路上快速驰骋。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随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
您的浏览器版本太低!
为了更好的浏览体验,建议升级您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