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如何读懂总体目标中的三个时间点——规划未来发展阶段,明确所要达到的水平和层次
  • 发布时间:2019-11-02 10:12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杨文明
  • 审核:李发兵
打印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成为一种稳定的、科学的、规范的现代制度体系。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已成为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的破题之钥、奠基之石。全会提出了“中国之治”时间表——到我们党成立一百年时,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到二〇三五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
  “这个总体目标实际上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两步走’发展战略的进一步细化和拓展”。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督学组督学、教授洪向华谈到,总体目标在三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上提出了不同的任务。从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两步走的发展战略来看,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与十九大报告相呼应,进一步细化和拓展了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战略目标。
  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罗来军表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既清晰地指出了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未来30年的发展阶段,同时清晰地表明了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所要达到的水平和层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