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调研
中心城区“以人定房”视角下确定建设用地供应规模对策研究
  • 发布时间:2023-12-20 16:40
  • 信息来源:
  • 编辑:随州市人民政府研究室
  • 审核:张春燕
打印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后,我市常住人口连续三年下降,为合理确定市本级未来三年住宅用地供应规模,科学、精准编制市本级土地储备计划、土地储备三年滚动计划和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围绕中心城区房地产市场用地需求,通过调研走访、座谈和相关数据摸底分析,开展中心城区“以人定房”视角下确定建设用地供应规模对策研究调研工作。

一、以人定房摸底情况

(一)随州市人口发展趋势。

1.在人口结构方面。根据随州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4.09%,15-59岁人口的比重下降11.29%,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47%。可以看出,随州市年轻人口正呈逐步下滑趋势,这将导致劳动力供给在短时间内会发生大幅下滑,从消费层面来看,年轻人结婚、购房、购车等需求也会大幅度降低。

2.在人口流动趋势方面。依据随州市公安局统计数据,随州市2017年-2022年每年净流出人口分别是17808人、20939人、19428人、15609人、19452人、12805人,属人口净流出城市,但从趋势上来讲,疫情后人口有所回流。

(二)居民购买力分析。

1.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方面。根据相关统计数据,2017-2021年我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率6.6%,依据《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期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左右,据此可以测算,202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4423元。

2.居民家庭存款余额方面。据统计,我市居民家庭存款余额2017-2021年年均增长12.18%,2021年底达到1368.9亿元,巨额的居民存款可有力支撑我市房地产市场的运行。

3.房价收入比方面。住房价格与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之比,是国际上通用的衡量房地产泡沫的重要指标。我国合理的房价收入比在6-10之间。据此测算我市未来2025年6、10倍房价收入比(按三口之家一套三居室125平方米面积):6倍房价收入比住房销售均价4265元/平方米,10倍房价收入比住房销售均价7108元/平方米。

(三)住房规模需求预测。

据统计,我市现有存量住房供应建筑面积301.74万平方米,其中现有商品住房供应建筑面积209.5万平方米,政策类住房供应建筑面积87.99万平方米,租赁住房供应建筑面积4.25万平方米。结合发展趋势以及城镇化率等因素可测算出2022-2025年度随州市中心城区住房需求建筑面积约614.01万平方米,扣除现有存量,我市城区住房供应量缺口建筑面积约312.27万平方米。按城区2018年基准地价住宅用地平均容积率2.0计算,用地规模156.14公顷,年均约52.05公顷

二、城区供地情况

(一)住宅用地供应情况。2017-2022年11月,我市城区供应住宅用地36宗,面积206.8433公顷,建筑面积422.05万平方米,成交金额47.31亿元。呈现以下特点:一是供应规模有所下降。2017年供应26.76公顷;2018年供应39.08公顷;2019年供应87.12公顷;2020年供应12.61公顷;2021年供应34.00公顷;2022年供应7.27公顷。受疫情影响,近三年我市城区住宅用地供应规模下降,土地市场趋冷。二是价格相对稳定。2017年平均楼面地价966元/平方米,2018年至2021年楼面地价均稳定在1100元/平方米左右,楼面价基本趋于稳定。三是空间布局量价趋同。从供应规模上看,城南片区供应量最大,其次是城东、城北,城西片区供应量最少。从价格上看,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格局,城南片区平均楼面地价最高(城东1195元/平方米,城南1263元/平方米,城西908元/平方米,城北1022元/平方米,淅河728元/平方米)。

(二)住宅用地开发建设情况。随州市中心城区存量商品住宅用地(不含融资平台的项目)23宗,项目总用地面积171.7726公顷,待开发总建筑面积165.9458万平方米。其中未动工项目6个总用地面积29.3036公顷,建筑面积56.1740万平方米;已动工未竣工项目17个总用地面积142.4690公顷,除部分项目用地已开发建设外,尚有109.77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待开发建设。2020年和2021年新开工建设规模最低,不到2019年的一半。可以看出,疫情对房地产市场影响较大。

(三)住宅用地销售情况。截至2022年11月,随州市中心城区新建商品房批准预售建筑面积33.4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5.26%;其中,新建商品住房批准预售建筑面积31.3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1.28%。与往年相比,2022年达到预售面积新低,预售规模急剧缩减;随州市中心城区已批准预售尚未售出的商品住房3882套,建筑面积43.55万平方米;2022年1-11月商品住房销售建筑面积63.11万平方米,月均成交量为5.74万平方米,房地产去化周期=43.55/5.74≈8个月。存量住房去化周期8个月左右,周期较为合理。

三、存在的问题

(一)存量住宅规模偏高,市场持续低迷,土地供应压力加大。中心城区批准预售的住宅去化周期虽然仅8个月,但尚有165.9458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已供地却未动工建设,将会抑制未来3年内住宅用地需求。民企参与度持续下滑,2022年1-10月市本级共出让商服和住宅用地4宗,地方国资拿地占3宗。

(二)住房空间布局需优化,房型吸引力不够,导致需求外流。作为随州市未来城市建设重点的城南新区,城市框架尚未拉开,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配套相对不足,品质优势难以体现。结婚对数下降、离婚比例提升等社会结构的变化,旅游度假群体的出现,需求群体变化需产品多样化和差异性与之相适应,但随州城区的房地产产品仍以传统需求群体为主,缺乏更有吸引力的卖点,随着武汉等大城市房地产政策的变化,导致部分需求外流。

(三)购买群体拓展潜力小,产业聚集力不强,难以吸引回流人口。商品房购房主力军以随州市的城镇和农村人口为主,主要集中在曾都区和随县,对广水市的人口吸纳相对偏少,拓展空间有限。随州市在产业分工中仍处于中低端,产业链不完备,县市与城区等区域间联动不足,就业人口吸引力不足。

四、工作建议

(一)科学编制住宅用地供应计划。一是以人定量。合理确定未来三年住宅用地供应规模,按2023-2025年住房用地供应规模156.14公顷测算,未来三年平均住宅用地供应52.05公顷/年,建筑面积规模约96.39-140.10万平方米/年二是合理控制土地价格。以房价稳定、供需平衡为原则,合理把握房价上涨节奏,探索建立房价与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因素相挂钩的调配机制,结合现有房地产项目地价占房价成本比例的实际,将楼面地价控制在销售价格的20%左右三是协同年度城建计划。将城区城建计划与土地供应计划协同推进,重点经营拟建重大基础设施周边土地资源,基础设施带动土地收益增值。

(二)优化住房发展空间布局一是以产城融合优化住房空间布局。围绕中心城区产业布局,建设健全为高新区生活生产配套的城东刚需型适用型生活片区建设具备综合行政服务功能的城南高品质改善型生活片区建设以编钟文化为主题的城西刚需型文化旅游片生活区,建设以滨水商业住宅综合体为主的城北刚需型、生态生活片区。二是合理确定地块容积率。结合城南地形特征和城西文化博览定位,适当调低城南、城西片区的住宅用地容积率,建设发展中高端品质住

(三)加强设施配套一是加强市政基础设施配套。打通汉东东路-文化公园段、新中心医院——缫丝厂段等断头路,并加强小区与小区之间的连接度,为居民出行提供便利。二是构建10分钟步行生活圈”,完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便民商业服务设施、市政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活动空间。依托实验小学、随州一中等城区重点基础教育优势资源,均衡城区基础教育水平,带动学区的需求量规划大学城、职教,采取托管、建设分校等多种合作方式,加大与市属名校嫁接力度,提升随州知名度三是打造中心城区新商圈。在城南片区、城西片区、城东外围片区形成新的商业服务中心,配备大型商超、农贸市场等,满足周边居民生活、购物需求,打造新的商业极,辐射和服务更大区域。

(四)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推动形成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升级链式配套、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合理配置、龙头旗舰和专精特新相辅相成的产业格局。加强与汉襄都市圈汽车产业配套,深化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耦合。优化“1+3+N”工业园区布局,实施错位竞争,发挥产业集群、要素集聚、资源集约的“洼地”效应,因地制宜做大做强专用汽车等特色产业。提升城市能级,增强城市的聚集力和吸引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