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调研
发展现代养殖 推进“四链”重构——湖北共富牧业有限公司发展探析
  • 发布时间:2021-06-24 12:26
  • 信息来源:
  • 编辑:随州市人民政府研究室
  • 审核:随州市人民政府研究室
打印

发展现代养殖   推进“四链”重构

——湖北共富牧业有限公司发展探析

生猪产业是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基础产业,完善生猪产业链条,事关“三农”发展、群众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湖北共富牧业有限公司以高标准养殖理念,打造智慧型养猪新模式,形成了集现代养殖、有机种植、饲料加工、生猪屠宰、农牧装备制造、冷链配送为一体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成为全市最大的养猪企业、全省第三大民营养猪企业、省级生猪活体储备基地、国家级标准化养殖示范场。近期,我们组成联合调研组,采取实地走访、交流座谈等方式,对该公司进行专题调研,剖析发展模式,总结成功经验,以期为全市生猪产业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一、“共富牧业模式”解析

(一)持续拉长链条,构建完善产业体系。共富牧业2007年成立于随县均川镇,公司从3头母猪起步,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己形成年存栏种猪1.2万头、出栏肥猪30万头的规模。同时,围绕生态农业、食品加工、智能制造三大板块,不断延链补链强链,提升全产业链水平,打造了生猪养殖、生态种植、生物饲料、生物有机肥、生猪屠宰、生鲜食品加工、食品冷链物流和农牧食品智能装备等8大产业,形成了年产自给型饲料18万吨、生物有机肥3万吨、生产畜禽专用车500台以上、有机种植2000亩、水产养殖2000亩、屠宰加工生猪30万头的综合能力,2020年实现产值10亿元,利润突破1亿元。一是持续壮大养猪产业。已建成1个万头种猪场、10余个养猪场和4个育肥基地。目前正投资4亿元,新建9栋8层楼房智能猪舍项目,配套建设污水处理中心和有机肥场,提升集约化规模化养殖水平。该智能化楼房养猪项目采用三级洗消防疫体系,通过生物除臭、智能饲喂、智能温控、智能通风等,极大提高了生物安全防控能力、生态环保水平和生产管理效率。二是加快发展屠宰产业。2018年底,公司投资5000万元收购了市长信肉类加工有限公司,2020年又在随县经济开发区投资3亿多元,征地160余亩,建设百万头生猪屠宰与食品加工厂,打造百万头生猪食品产业链。三是配套发展物流运输业。投资8000万元,建设共富生鲜食品冷链物流,打造随州区域性物流配送中心。投资3000万元,成立湖北共富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扩大散装饲料专用运输车、生猪专用运输车产能,新增制造禽苗运输车和冷链物流专用车。2020年实现产值1.2亿元,税收200多万元。四是扩大有机种植业。公司已流转土地1万亩,拟再流转土地1万余亩,发展订单农业,开展无污染种植油茶、有机水稻、饲用玉米等,做大智能大棚设施农业、生态体验观光农业等综合农业项目,提升综合效益。

(二)高效利用资源,形成循环发展生态体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建成一条“现代化、全封闭、可循环、无污染”的绿色生猪产业链。一是推进生态养殖。自2010年以来,共富牧业猪场选址与设计就确定以山体为自然生态屏障,联排小单元建设圈舍的设计理念。每个生猪养殖基地流转3000至5000亩天然林地,在林地里建设猪场,每个猪舍小单元全进全出,种猪、母猪繁育与育肥场分开,既降低了单位场区存栏密度,减小了污染物集中排放,也分散了疫情风险。引进先进生物技术,新建36万吨生物饲料生产基地,减少抗生素使用,有效保障生物安全和食品安全。二是高效利用资源。投入6000万元,建设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10万吨现代生物有机肥生产基地,开发生物有机肥、液态有机肥、有机无机复混肥、土壤改良剂等产品,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年可创收近亿元,推进环保高效循环发展。三是加大治污力度。在养猪项目建设中,配套投入15-20%的经费,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确保了粪污达标排放。

(三)强化科技引领,健全高质量发展创新体系。共富牧业紧紧抓住种业的源头,用好技术和人才两个关键,推动创新发展。一是抓好品种培优。一方面,坚持内部优良种群的选育保种工作,培育适合本区域饲养的优良种群,2020年投资8000万元,新建2000头规模核心曾祖代种猪场,目前已正式投产。另一方面,严格按照国家级核心原种场的建设标准,引进世界种猪核心资源——台湾福昌集团,发挥其遗传稳定、性能突出、体型优美等种猪优势,全力打造“中系”种猪品牌,满足全省乃至全国优良种猪需求。二是推进信息化管理。加强与北京农信互联科技公司战略合作,投资近1000万元建成了现代化养殖信息管理系统,形成智能饲喂、智能环控、智能监控、智能水电、智能洗消、智能种猪营销等企业数字化整体解决方案,实现营销自动化、管理自驱动和生产智能化,连接企业上下游,形成以数据为支撑的服务平台。最终应用数据驱动,打造从田间到餐桌全程追溯,实现全产业链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决策,提升企业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增强核心竞争力。智能饲喂系统福鼎畜牧装备项目已投入运行,实现饲料自动添加、废污定时清洗、现场实时监控、问题及时报警,保障整个猪场的安全高效生产。三是实施人才兴企战略。公司投资1000多万元建设人才公寓楼,配备现代化设施;投资1000多万元新建实验室和检测中心,为人才施展才华搭建舞台;高薪聘请技术人员,先后引进研究生4人,其中在读博士1人,切实帮助员工解决实际困难,以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事业留人。

(四)立足安全可控,打造科学防疫体系。坚持预防为主,超前防范,综合施策,不断提升疫病防控能力和水平。一是加强疫苗监测。早在2014年公司就建立了疫病监测中心,对日常猪群疫苗免疫情况进行抗体检测,及时发现免疫效果,堵住免疫漏洞。二是开展校企共防。从2017年开始,与长江大学教授团队开展猪伪狂犬病净化合作,通过两年时间实现了全场猪伪狂犬病净化清除。三是严防非洲猪瘟。2019年以来,非洲猪瘟疫情严峻,公司提前采样预警,定期进行自检筛查。为减少车辆、人员、物资交叉污染风险,投入2000余万元,对各养殖基地进场清洗消毒设施和车辆等进行改造升级,实行一门一消毒,确保人、车、物、料、猪五大环节流通安全可控。

二、主要启示

共富牧业是我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的典型代表,其发展模式、发展历程、成功经验,给全市中小企业特别是农业产业化企业有益的启示,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聚焦主业,做大做强。共富公司相关负责人从1993年开始养猪,28年来一直专注做精做细一个行业,经历了“猪周期”多轮考验,积累了丰富的专业技能和市场经验。在非洲猪瘟暴发的危急时期,公司不仅能有效应对,而且还化危为机,抢抓机遇,逆势跨越。这说明做大做强做优任何一个企业,没有前瞻眼光、专业训练和应对危机的能力,没有执着坚守的精神,很难成就一番事业。

(二)创新推动,敢于突破。共富牧业从传统的单一养猪到智能化、集约化、绿色化全产业链发展,技术创新贯穿始终,人才引进力度不断加大,资金投入持续增加,先后与华中农业大学、长江大学、台湾福昌集团、北京农信互联等院校企业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这充分说明,要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走传统老路没有出路,必须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按照“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要求,推进科技兴企,抢占发展高地,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实力。

(三)完善机制,科学管理。共富牧业虽然是一个家族型企业,但十分注重引进先进管理理念,制定了清晰的发展战略,建立健全了现代企业制度。加强与台湾福昌集团等优质企业合作,引进知名外企优秀管理团队协管企业。始终把积累的资本和股金用在企业发展上,促进其裂变壮大。这充分说明,企业特别是家族式民营企业要破除自身管理弊端,必须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用好的体制机制管人管事,推进企业良性发展。

(四)以人为本,共生共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要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共富牧业坚持共生共富理念,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致力做“温暖而智慧的企业”,不断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加快发展有机绿色产品,确保食品安全,保障产品品质。同时,公司先后带动3000多农民致富,解决了370多名员工就业。共富牧业这种真诚回报社会、履行社会责任的担当,值得广大企业学习和借鉴。

共富牧业公司在产业发展中,进行了有益探索,积累了成功经验,但也存在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科技创新仍显不足、品牌特色不鲜明等问题,有待进一步突破解决。

三、对策建议

我市是农业大市、主要农产品生产加工出口基地,其中随县、广水市、曾都区均被列入全国500个、全省42个生猪调出大县,常年出栏生猪200万头左右,关联产业从业人员近20万人,产值突破80亿元。受非洲猪瘟影响,2020年全市出栏生猪136.91万头,占常年出栏的68.5%;生猪存栏95.12万头,占常年的88.5%;能繁母猪存栏9.6万头,占常年的95.71%。从湖北共富牧业成功应对非洲猪瘟危机、逆势推动生猪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历程中,我们看到了全市生猪产业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希望,特就推动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做实产业规划,引导转型升级。随着非洲猪瘟防控到位和生猪供应的恢复,“猪周期”市场调节机制将会显效,生猪价格将会回到常态,单纯养猪的比较效益将会逐步降低。各地及相关部门应未雨绸缪,以龙头企业拉动产业链、以精深加工提升价值链、以内外循环串起供应链、以农商协同巩固利益链,把握方向,积极谋划,加快推进生猪产业转型升级。一是编制产业发展规划。结合全市“十四五”规划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专项规划,制定完善生猪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提高产业的规模化、生态化、智能化水平,着力构建生产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布局合理、产销协调的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引领推动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二是支持发展深加工产业。目前,全市大多数生猪以活畜的方式销售外地,深加工能力不足,现代化水平不高,全市A类屠宰企业仅2家,其余25家均为档次不高的乡镇B类屠宰场,本地屠宰量只占出栏量的六分之一左右。要用好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积极争取国家、省相关项目资金支持,加快发展生猪深加工产业,提升产业附加值。重点依托湖北共富牧业新建100万头屠宰场、配置冷链运输,帮扶高新区正邦集团屠宰项目开工投产,加快小型屠宰场点撤停并转。三是健全完善配套产业。加快推进种养加一体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全产业链条。支持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采取收购、重组、统销、共建等多种方式,提升规模化养殖水平,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中粮广水项目、共富牧业等开展养殖、屠宰、加工、配送、销售一体化经营,创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高质量标准化示范基地,提高产业综合效益。

(二)推广现代技术,提升创新能力。突出三个重点:一是增强良种供应能力。利用随县、广水市、曾都区生猪调出大县扶持政策,实施生猪良种补贴。依托湖北共富牧业新建中系原种场,推进瘦肉型猪本土化选育,加快优良品种推广和应用。二是普及现代养殖技术。加快推进生猪养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完善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着力为中小养殖户提供良种繁育、饲料营养、疫病检测、诊断治疗等实用科技服务。三是提升资源化利用水平。复制共富牧业的先进模式,深入实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配套建设治污环保等基础设施,打通粪肥还田通道,高效综合利用资源。

(三)加强疫病防控,完善监管机制。持续做好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打好疫情防控持久战,严防反弹,危及产业安全。一是强化封闭管理。严格规模养殖场、大户养殖封闭管理,组织对规模养猪场、屠宰场、无害化收集中心等高风险场所,全面开展进场入舍采样监测和排查。对畜禽规模养殖场严格落实“先打后补”免疫防疫政策,做到应免尽免。二是强化移动监管。重点抓好跨省跨县调运检查、生猪运输车辆管理和辖区内生猪经纪人、生猪流动监管。三是强化信息服务。积极开展宣传,依托“智慧兽医APP”信息平台,引导养殖企业在平台发布生猪供求信息。四是强化应急处置。做好风险评估预警,加强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监管,不断提升应急能力。五是强化责任落实。进一步压实各地各相关部门责任,强化生猪产业各环节从业者的主体责任,加强防疫队伍和能力建设,形成防控合力,确保各项防控政策措施有效落实落细。

(四)强化要素保障,增加有效供给。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市稳定生猪生产供应的相关规定,保障猪肉产品有效供给。一是积极争取政策。加大对上争取力度,力争将随州生猪纳入全省优质生猪产业链建设工程予以支持。以中粮广水项目、湖北共富牧业为示范,在广水市、随县新增、改扩建生猪养殖场,巩固3个生猪调出大县地位。二是强化金融扶持。协调金融机构降低农产品加工企业融资门槛,增加信用贷款额度,增强企业资金流动性和融资能力。三是保障养殖用地。落实生猪养殖设施农用地政策,合理增加附属设施用地规模,取消15亩上限,鼓励利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四荒地”(荒山、荒沟、荒丘、荒滩)发展生猪生产,消除生猪业发展的用地壁垒。随州市政府研究室、市农业农村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