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当前位置: 首页>随州要闻
长江中游暴雨监测野外科学试验(大洪山)基地揭牌
  • 发布时间:2022-05-25 08:58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黄振忠
  • 审核:黄振忠
打印

5月24日,中国气象局长江中游暴雨监测野外科学试验(大洪山)基地揭牌暨大洪山气象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举行,将通过在大洪山建设气象科研基地、推进气象文旅合作,构建“气象+旅游”融合发展新格局,进一步助推随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文旅产业兴旺繁荣。
  省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柯怡明出席活动并为基地揭牌。湖北文旅集团党委委员、总会计师徐诚,副市长徐锋共同见证基地揭牌。
  柯怡明对随州气象事业发展成绩及基地的多方合作共建模式给予充分肯定。他表示,大洪山暴雨科学试验基地建设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实施《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的具体行动,通过在关键区域建设一批气象野外科学试验基地,打造气象科技创新平台,提升暴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通过气象科技与文旅产业资源融合,开展气象科普宣传教育和气象文化基地建设,助推气候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他要求,高标准建设好基地,服务好大洪山区域气象防灾减灾;推动气象科技与科学普及同步发展,探索气象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将大洪山暴雨科学试验基地打造成气象科研、气象文旅融合发展的一张靓丽名片。
  据悉,大洪山暴雨科学试验基地采取地方政府、气象部门、文旅企业三方共建、资源共享的全新合作模式,探索气象科技创新平台全新的发展路径。作为中国气象局长江中游暴雨监测野外科学试验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基地将布设相控阵雷达、北斗水汽、激光雨滴谱等众多先进的气象探测设备,着力打造百米级三维立体气象监测网络,促进暴雨科学研究与预报技术提升。
  会上,随州市气象局、湖北文旅随州集团、大洪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签订了大洪山气象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将在暴雨科学试验基地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区域气象、生态等科学数据获取能力和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预报水平,科学挖掘大洪山四季纷呈的气象景观资源、立体多元的养生气候资源以及底蕴深厚的气象人文资源,共同把大洪山风景名胜区打造为全国有影响、有特色的气象公园和气象科普研学基地。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