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2021随州市优化营商环境首场新闻发布会召开
  • 发布时间:2021-03-26 10:32
  • 信息来源:
  • 编辑:管理员
  • 审核:黄振忠
打印

2021随州市优化营商环境

第一场新闻发布会召开


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事关发展、事关全局、事关长远,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

近日,我市出台《随州市营商环境提升行动方案》(以下简称60条),以更强决心、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全力营造更有“温度”、更有“甜头”的营商环境。



3月25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2021年优化营商环境第一场新闻发布会,解读60条政策有关内容,发布会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晓义主持。



市发改委


宁可自己麻烦,也要企业群众方便


▲市发改委主任、市优化营商环境办主任万明


一是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宁可自己麻烦,也要企业群众方便”。

加强镇(街道)、村(社区)两级政务服务能力建设,推动更多高频事项向基层便民服务中心延伸,实现就近办、马上办、一次办。

加快“一事联办”“一网通办”“跨省通办”“省内通办”。

推行“超时默认、自动用印”模式。

全力对标看齐,将5类工程项目的审批时间分别压缩至30、45、40、35、30个工作日。

推行“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实现不动产登记申请、税费征缴、收取登记费“一网通办”,推动水电气一体化过户。

完善线上供水供气服务板块业务功能,实现线上办理报装、查询、缴费等各类业务。


二是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让企业“放开手脚”“如鱼得水”。

巩固企业开办“210”成果,推行“一照多址”,企业变更登记1日办结,实现企业注销“一网办理”,简易注销登记公告时间压缩为 20 天。

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实施涉企经营许可“一单管理”,动态调整。

大力推进“照后减证”、审批改备案,全面推行告知承诺制。

全面推行通关一体化、“两步申报”“提前申报”等多种通关模式,推进跨境贸易便利化。

探索实施评定分离改革,全面推行电子招标投标、不见面开标、专家远程异地评标,政府采购招标免收投标保证金和履约保证金等。


三是打造依法办事的法治环境,推动“找关系”向“讲法治”转变。

全面推行对失信主体的告知提醒服务,鼓励和引导失信主体开展信用修复。

全面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现对同一个检查对象“综合查一次”,抽查结果在部门间共享交换、互认互用。

审慎适用强制措施,最大限度减少执法司法行为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

严格执行立案登记制,对涉产权保护纠纷案件开通立案登记“绿色通道”,优先立案、审查、保全。

推动执行案件繁简分流、执行事务性工作集约化处理,对被执行人财产信息实行网络联动查控,确保执行案件法定期限内结案等。


四是大力减轻企业负担,变“政策红利”为“制度红利”。

全面推行惠企政策资金“免申请即兑现”的模式,提升企业获得感。

推动企业、个人办税缴费基本实现网上办、掌上办。拓展科技创新贷款业务,全面推广“科创贷”模式。深入开展“信易贷”,提高全部贷款中信用贷款占比。

加大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力度,降低小微企业申请门槛,大力提升小微企业贷款办理效率,贴息资金按季度审核拨付。

推动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合理降费,将小微企业、三农主体综合融资担保费率逐步降至1%以下,落实担保费补贴机制。

实现工商用户建筑区划红线外用水用气工程安装“零投资”,实现城市用电报装容量160千瓦及以下、农村地区100千瓦及以下的小微企业用电报装“三零”服务。


市政数局


一网通办,只跑一次


▲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局长王茂芳


一、专注流程再造,提高审批效率

(一)深化“一网通办”,提高“网上办”质效。

向高新区、大洪山风景名胜区赋权扩能,下放更多经济社会管理、项目建设审批权限。

在随县开展县级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精简试点。

推动各部门充分运用统一身份认证、电子证照、数据共享、电子印章、电子签名、物流寄递等方式,使更多事项全程网办。

同时,协调推动高频便民事项“指尖办”,年底前,“鄂汇办”随州旗舰店将上线200个高频事项。

(二)深化“一窗通办”,优化“一站式”服务。

设置“企业开办210”、工程建设审批、投资联审等联办事项专区和“一事联办”主题专区。

推动市县事项“综窗”受理。探索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标准化,优化提升乡村两级便民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功能。

(三)深化“一事联办”,丰富“打包办”套餐。

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对涉及多部门的“关联事项”,整合精简材料,优化再造流程,做到“一号申请、一套材料提交、一个窗口取件”。

推广应用已上线“我要开饭店”等8个联办主题事项。

今年,再落实10个“一事联办”主题的上线发布运行和应用实施。

各县市区在省定100个事项清单中至少选取4个高频主题事项(不重复)开展业务梳理、流程再造、实施应用,条件成熟的在全市推广。

(四)深化“跨省通办”,缓解“异地办”难题。

协调推动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登记注册和涉企经营许可等事项“跨省通办”。

梳理企业和群众异地办事需求,形成“跨省通办”“省内通办”高频事项清单。

线上设置网上服务专区,线下设置通办窗口。

开展辅导培训,提升窗口人员办理通办事项的业务能力。


二、推进体验升级,做到“有呼必应”

(一)多元拓展办事渠道。

今年,集成式自助服务终端将入驻各级政务服务大厅,并根据实际延伸到人口密集、办事量大的乡镇(街道)、村(社区)、银行网点等场所。

深入推进政务服务自助办、就近办。通过12345微信公众号拓展“办事申请”渠道。依托政府网站集约化平台,集中提供政策解读、办理入口和意见反馈渠道。

(二)提升帮办代办服务。

在为我市投资项目审批提供全程免费帮办代办服务的基础上,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上门帮办、代办服务。

开展预约、延时服务,为群众办事生活提供便利。

(三)健全政企沟通机制。

推进非紧急政务服务热线与12345热线整合,做好机构整合和人员、编制、经费划转等工作,提供全天候人工+智能服务,实现“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一号响应。

完善“12345+营商环境专席”功能,在“随州12345”微信公众号设置“营商环境留言板”。

健全企业诉求“1515”工作机制,即:1个工作日签收、一般问题5个工作日办结、疑难问题15个工作日办结。


三、提升监管水平,推动“无事不扰”

(一)强化政务服务监管。

加强行政审批监督管理,推广“及时预警、超时默认、自动用印”模式。

持续开展政务服务“好差评”和群众扫码评议,实名差评回访整改率必须达到100%。

加强对大厅所有工作人员的考核,促进工作作风改进。

(二)强化“互联网+监管”。

构建随州市“互联网+监管”市级平台。督导各地各部门利用省“互联网+监管”系统、移动监管APP等平台,对行政执法各个环节监管数据全量上传,加强监管数据分析,对企业进行精准画像,减少对信用级别高、风险程度低企业的不必要干扰。

执法流程、监管动态和违规违法信息适时发布,实现对监管的“监管”,提高执法透明度和规范性。

(三)强化公共资源交易监管。

建立工程建设招投标特别通道服务机制,服务好我市“十大工程”项目招投标工作,采用EPC工程总承包方式加速项目建设。

全面推行全流程电子招投标、“不见面”在线开标和异地远程评标,让市场主体跑一次就能够完成整个招投标活动。

在线监督我市公共资源交易过程,建立联动执法工作机制,全面提升监管效能。

发挥招投标协会的作用,加强对招标代理机构的管理。

加强评标专家库建设和管理,强化评标专家现场考评。


市市场监管局


企业登记1日办结


▲市市场监管局局长汪家树


一是关于提升企业开办注销便利度。

企业开办便利度,决定市场活力。关于企业开办,从去年7月份,我们实行“210”标准,即企业从设立到具备一般性经营条件全部精简为2个环节,“一表申请、一窗发放”,1个工作日内全部办结,免费为新开办企业赠送一套三枚公章。

今年,在持续做好企业开办一日办结的基础上,我们将打造企业开办“升级版”,进一步放宽企业住所限制和名称限制。

放宽企业住所限制,就是全面推行住所(经营场所)信息申报承诺制,推行“一照多址”,企业可以登记一个住所和多个经营场所,对于企业在住所以外的地点开展一般项目经营活动、属于同一县级登记机关管辖的,免予设立分支机构,申请增加经营场所登记即可,方便企业扩大经营规模。

放宽企业名称限制,就是减少对近似名称的人工审核,推行“企业自主承诺+事中事后监管”,最大程度尊重企业名称登记注册自主权。同时实现企业变更登记1日办结,企业注销登记“一网通办”“全程网办”。


二是关于证照制度改革。

去年12月8日,我们以市政府办公室文件印发了《随州市“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对审批权限市级及以下的112项改革事项进行了分类,明确直接取消审批4项,审批改备案5项,实行告知承诺21项,优化审批服务82项,逐一确定对应的市级主管部门,其中,涉及市场监管部门的改革事项有11项。

今年,我们计划从涉及市场监管部门的许可事项入手,率先实行告知承诺制改革,最大限度简程序、减材料,申请人提交材料符合告知承诺程序和材料规范要求的,当场作出许可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行经营范围登记规范化工作,就是申请人根据市场监管总局制定的《规范表述目录》,自主选择规范条目办理经营范围登记,提高填报效率,方便办事群众。

探索实施“一企一证”“一业一证”改革试点。将一个行业涉及多个许可证合并成为一张综合许可证,实现“一证准营、一码亮证”。


三是关于规范市场秩序。

重点开展三项执法分别是:

开展公平竞争执法,坚决依法查出滥用行政权力排除和限制竞争行为。

开展中介服务收费执法,严厉查处利用行政资源强制服务、强制收费等行为。

开展用能收费执法,清理整治5G基站、工业园区、楼宇、商业综合体等转供水、电、气主体违法加价等行为。

今年,我们将在减轻企业负担,开展价格收费检查上再加力度,再加宣传,确保政策红利传导到终端用户。


四是关于提高监管效能。

今年继续深化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统筹制定部门联合抽查工作计划,拓展部门联合监管覆盖范围,将更多事项纳入部门联合双随机抽查的范围,实现对同一对象“综合查一次”。

优化信用分类监管,完善市场监管部门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监管措施,除投诉举报外,对3年内新登记、信用高、风险低的市场主体降低检查频次和比例。

完善包容审慎监管,对市场监管领域常见违法行为进行梳理,动态调整首次轻微违法经营行为容错清单并发布实施,引导市场主体依法合规经营。除了过去的这些规定动作之外,今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检验检测机构的指导和监督,规范公益性检验检测机构的检验检测活动。

主动向社会公开检验检测机构名录,明确检验检测能力、程序、时限、咨询和投诉举报电话,建立事前充分指导、事中优质服务、事后跟踪效果的高质量检验检测服务体系。


五是关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去年,我局在专利申请、专利授权、快速维权、专利行政裁决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专利申请量增加20%、专利授权量增加80%,增幅全省第四,行政裁决电商案件全省排名第二,保护知识产权助力营商环境典型做法在省市场监管局推广宣传。

今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强化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衔接,加强新业态、新模式的知识产权保护,建立专利快速维权等公共服务。

持续开展专项执法行动,探索“跨部门”“跨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协作联动机制。


市委政法委


全力为企业发展护航

▲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刘加进


一、聚焦依法履职,加强市场主体司法保护。

对侵害企业重要生产经营人员人身、财产安全的违法犯罪,侵害企业经营权益的犯罪,非法阻工等破坏企业生产经营秩序的犯罪,公职人员涉企服务中的违法犯罪,政法机关将依法严惩。

为着力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政法机关严厉打击融资渠道的违法犯罪,对暴力催收、高利转贷等实行零容忍,依法从严办理发生在管理发放资金环节的职务犯罪,和发生在降低企业成本方面发生的职务犯罪。

同时加大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力度,坚决制止和查处损害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的行为。


二、聚焦审慎司法,护航企业持续良性发展。

全市政法机关在办理涉企案件时,落实“少捕少押慎诉”司法政策,力争最大限度避免给企业经营造成的负面影响。

对各类市场主体因经营不规范引发的问题,已过追究追诉时效的,依法不再追究。

对企业生产自救产生的轻微不法行为,依法引导通过行政、民事手段予以调整。

对涉企重要生产经营人员依法慎重决定采取拘留、逮捕、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等羁押性强制措施。

依法慎用停产停业措施,精简对企业不必要的检查,保证企业有序经营。

严格执行涉企司法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制度,坚决防止超权限、超范围、超数额、超时限查封、扣押、冻结涉企资产。


三、聚焦激发活力,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知识产权是企业创新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审判机关深入推进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审判机制改革,强化“立审执”提速增效,加强对原创产品、发明专利、驰名商标的司法保护。

政法机关进一步畅通知识产权维权“绿色通道”,优化授权确权维权衔接程序,加强跨部门跨区域办案协作,依法快速查办、严厉打击侵犯企业知识产权、商业秘密的违法犯罪行为。

同时加大侵权假冒行为惩戒力度,依法审理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件。

去年以来,审结各类知识产权民事案件76件,对侵犯企业商标权、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违法行为,批准逮捕5人,提起公诉2人,有效保护了企业知识产权,激发了市场主体创新创造活力。


四、聚焦助力提升,优化涉企平安法治服务。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政法机关实施联系服务企业常态化机制,及时听取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与企业结对子,帮企业想法子。持续深化涉企审批服务,加快涉企审批配套制度“立改废”,建立完善涉企审批服务“绿色通道”。

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加快整合公共法律服务资源,提供涉企法律咨询,针对企业和员工加强法治宣传培训,引导各类市场主体普遍建立健全法律顾问制度,组织律师队伍为企业提供“法治体检”,助推企业管理更加科学化、法治化、现代化。

全面推进平安创建,深入整治影响经济发展和企业经营的突出治安问题,推动在重点市场主体确定联系民警、建立警务站,加大企业及周边“雪亮工程”建设力度,健全完善涉企一站式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体系,促进涉企矛盾纠纷快速有效化解。


市地方金融工作局


成功上市企业,奖励300万


▲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副局长刘娜


一是聚焦银企信息互通,大力推进平台建设。

为将我市政务数据、政策资源、政务资源、信用资源等资源进行整合,形成线上、线下、全方位地方金融生态体系,我局启动了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工作,目前工作方案已形成,正在加速推进,预计今年6月底上线,将为企业提供一站式金融信贷产品智能匹配服务,企业可通过平台办理贷款申请、了解金融产品信息、投诉及建议反馈等业务,为金融机构提供“可靠、可信、可用”的企业数据服务,加大政府公共信息对企业融资的增信作用。


二是聚焦重点产业发展,大力推进银企对接。

积极协调银行机构加强信贷产品和模式创新,结合随州特色产业,推广供应链、产业链融资,支持中小企业扩大贷款抵押担保范围,缓解企业融资问题。

今年3月以来,已组织开展2场银企对接活动,其中重点项目金融对接活动中,市级银行机构和13个重点项目现场签订82.74亿元的融资协议,总金额392亿元,涉及新能源、农产品加工、应急保障、文化旅游、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领域;普惠金融企业家银行家恳谈活动中,市级银行机构与41家企业初步达成融资意向7.6亿元。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推进分行业、分领域的银企对接活动,畅通银企对接渠道。


三是聚焦拓宽融资渠道,大力推进企业上市。

加大企业培育扶持力度,研究制定各级后备资源库企业入库标准,分别建立市级“尖子”、县级“苗子”企业、各行业后备资源库,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为后备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争取更多企业列入省“金种子”“银种子”“科创板种子”计划,定期组织企业专题上市培训,加大梯次培育力度。

研究制定支持企业上市相关政策,对符合条件成功上市的企业,推动在落实省级奖励400万元基础上,按《随州市支持民营经济二十条措施》相关规定,分阶段奖励300万元。重点加大对科技型企业培育,吸引更多金融资源对科技型“种子”企业进行“精准滴灌”。

推动市金控集团与省高新投共同设立随州市产业转型升级基金,加快推进我市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型产业培育。


四是聚焦打破融资堵点,大力推进融资增信。

将全面推广新型“政银担”风险分担机制,协调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加入合作体系,扩大业务规模,落实分险责任,推动创业担保贷款纳入新型“政银担”业务范围,加大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为企业融资的增信力度。对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建立资本金持续补充、代偿补偿、保费补助和业务奖补机制。

已助推市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增加注册资本金1.25亿元,力争基金规模达到5亿元以上,增加融资担保有效供给,全面提升融资担保能力。

推动对市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单户担保金额500万元及以下、平均担保费率不超过1%的担保业务给予适当担保费补贴,促进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合理降费,将小微企业、三农主体综合融资担保费率逐步降至1%以下,逐步降低或免除创业担保贷款反担保要求。


五是聚焦激发银行活力,大力推进考核优化。

优化考核机制,研究制定考评激励办法,促进金融机构加大对地方经济发展支持力度。

协调督促银行机构全面落实授信尽职免责制度,针对2021年新增120亿元信贷投放目标,对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指导性目标进行分解,强力推进信贷投放指标落实落地。推动金融机构建立小微企业贷款审批绿色通道,大力提升贷款办理效率,小微企业贷款办理环节、办理时间、申请材料数量等同比下降。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