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随州召开优化营商环境第五场新闻发布会
  • 发布时间:2020-08-26 14:50
  • 信息来源:
  • 编辑:许静
  • 审核:张春燕
打印

主题随州市优化营商环境第五场新闻发布会

时间8月26日上午9点30分

摘要8月26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组织了优化营商环境第五场新闻发布会。邀请市应急管理局局长刘耘禾、人行随州中心支行行长尹峰、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张涛、市司法局副局长李志翔、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副局长刘飞,介绍各单位出台的落实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有关举措。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晓义主持新闻发布会。

参加媒体湖北日报、湖北广播电视台、荆楚网、随州日报、随州政府网、随州广播电视台、云上随州等

发布会现场

文字实录: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晓义:

各位记者朋友们、同志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各位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

为了把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更大力度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若干措施的实施方案》中的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优化营商环境氛围,助力随州疫后重振,打赢民生保卫战、经济发展战,市政府新闻办组织了优化营商环境系列新闻发布会,今天是第五场,也是最后一场。

我们邀请了市中级人民法院、市司法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地方金融工作局、人行随州中心支行的负责人,介绍各单位出台的落实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有关举措。

出席本场发布会的领导有:市应急管理局局长刘耘禾,人行随州中心支行行长尹峰,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张涛,市司法局副局长李志翔,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副局长刘飞。

首先,请张涛同志介绍市中级人民法院优化营商环境的有关情况。

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张涛:

各位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人民法院的审判和执行工作担负着化解经济纠纷、调剂经济运行、保障经济发展的重要职能,是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力量。随州两级法院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省高院和市委决策部署,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更大力度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若干措施的实施方案》抓好贯彻落实。 

一、全市法院优化营商环境基本情况

市中院成立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学习传达中央、省市最新文件精神,研究出台法院优化营商环境方案,不断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今年上半年,全市法院紧紧围绕“办理破产”、“执行合同”、“保护中小投资者”三个核心指标,着力在强化审判职能作用、创新服务举措、延伸司法功能上下功夫。审理涉及强迫交易、强揽工程、敲诈勒索、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合同诈骗、商业贿赂等严重危害经济秩序类犯罪15件,依法保障市场环境的安全稳定;审结各类涉企纠纷1669件,涉案标的额8.16亿元,有效化解涉企经济纠纷;审理知识产权案件23件,其中侵害商标类案件21件、侵害著作权案件2件,强化涉企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执结涉企案件1104件,结案标的额4.27亿元,及时兑现涉企胜诉权益。同时,随州两级法院在疫情期间,认真部署开展“司法服务进企业”活动,市中院董伟威院长带头走访随州力神专用汽车有限公司、随州程力专用汽车有限公司,下沉企业收集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主动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法律服务。

二、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下一阶段,全市两级法院将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在省高院和市委统一部署下,扎实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各项举措落实:

(一)主动作为、精准发力,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各项部署落地生根。认真抓好《全市法院优化营商环境十项具体举措》、《依法服务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复工复产责任分解方案》和《关于提高合同执行效率、提升破产办理质效的实施细则》等规范性文件的贯彻落实,进一步细化职责分工,形成工作整体合力,努力提升“办理破产”和“执行合同”指标排名。

(二)立足本职、积极作为,全力服务保障企业复工复产。坚持依法保护理念,严厉打击侵犯民营企业主、职工生命财产安全的犯罪行为,维护公平有序市场竞争机制。坚持全面平等保护原则,依法保护产权和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不断加大司法公开力度,认真组织法治宣传教育。持续开展“司法服务进企业”活动,组织两级法院院领导对接包保随州专汽重点企业,帮助防范排查化解法律经营风险,依法支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 

(三)创新机制、狠抓落实,努力提升民商事案件办理质效。一是严格审限管理,尽可能地缩短案件的审理和执行期限,减少涉企诉讼成本、缩短诉讼周期。二是充分发挥破产职能作用,进一步加快破产案件办理进程。建立完善“执转破”工作机制,规范对全市破产案件的监管和绩效考核机制。以今年5月份召开的全市法院破产案件办理工作推进会为契机,从四个方面细化13条举措,促进困境企业转型发展、“僵尸企业”有序退出。三是加强知识产权审判专业化建设,集中力量办专业案、精品案。

(四)丰富举措、统筹推进,不断践行司法为民服务宗旨。一是推进完善“网上司法便民服务”建设,用好移动微法院、诉讼服务网等既有平台,拓展网上立案、跨区域立案、网上执行等便民服务,线上、线下齐头并进,妥善安排审判执行活动。二是完善多元解纷机制建设,两级法院积极融入党委政府领导下的“分调裁审”改革,支持基层法院与工会、保险、物业等有关部门和协会共建“法院+”调解中心的模式,积极推动多元化解解纷机制构建,并加强对纠纷化解工作的引导指导、诉调对接、司法确认和执行保障工作,推进形成多元化解矛盾纠纷的格局。

全市法院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将履职尽责,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为服务经济发展大局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谢谢大家!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晓义:

下面,请李志翔同志介绍市司法局优化营商环境的有关情况。

市司法局副局长李志翔:

各位新闻媒体朋友们,广大市民朋友:

大家好!开年以来,市司法局严格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为推进营商环境不断优化认真履职尽责。下一步,将立足司法行政职能,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加强优化营商环境法治宣传。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纳入各地各单位普法责任清单,全方位、多角度的向企业宣传《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具体内容。精选经济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会前学法议题,报请市政府常务会议进行专题学习。以“法律七进”为载体,深入开展“走访+普法”活动,组织法律顾问实施涉企普法,宣传合同履行、安全生产、公司治理、企业用工、依法决策等法律知识。

二、持续开展民营企业法治体检。进一步整合法律服务资源,充实律师、公证员、人民调解员、司法鉴定人、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仲裁员参加的公益法律服务团队,继续免费为民营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利用好服务企业法律顾问微信群,及时答复民营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法律疑惑。2020年12月底前再为民营企业组织一次免费法治体检,对民营企业的治理结构、制度建设、经营管理、营商环境等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筛查。

三、提供优质高效便捷法律服务。大力推动信息技术与公共法律服务深度融合,配合实施“12348”湖北法网、法律服务热线、湖北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三类平台互联互通,为中小企业提供无缝衔接的公共法律服务。积极主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后的法治服务保障工作,对照省厅公共法律服务“十大行动”,开展好公共法律服务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收集整理汇编发布企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法律服务典型案例,用鲜活生动的案例帮助企业防范各类法律风险、依法依规复工复产。

四、构建矛盾纠纷疏导防范体系。将涉企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作为工作重点,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第一时间进行调处、化解。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加快推进多元化民商事纠纷解决机制的改革,鼓励和引导当事人选择成本较低的协商、调解、仲裁等非诉讼方式解决纠纷。加强涉企行政复议案件的办理工作,创新办案手段,坚持依法复议、有错必纠。充分发挥仲裁调解机构的作用,为化解民商事纠纷提供支持。

五、营造公平公正有序法治环境。把各地党委政府、市直各部门营造法治营商环境纳入法治政府建设督察、年终法治绩效考评内容。加强对涉企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杜绝侵犯企业利益、不利于正当竞争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出台。围绕市场准入、产权保护、公平竞争等问题,清理规范与《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不相符的行政规范性文件。持续巩固和拓展“无谓证明”清理事项和范围,推行告知承诺制,把“减证便民”的要求落到实处。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加强对涉企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对涉企行政执法中“吃拿卡要”或不作为、慢作为及徇私枉法等突出问题坚决亮剑。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晓义:

下面,请刘耘禾同志介绍市应急管理局优化营商环境的有关情况。

    

市应急管理局局长刘耘禾:

为加快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服务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市应急管理局郑重承诺:

1、致力打造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充分发挥安委会办公室牵头作用,结合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主动协调各专委会进一步厘清各地区、各行业领域监管盲区,理顺跨行业区域综合协调与监管机制体制,形成齐抓共管监管合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生产安全保障体系,助力企业健康发展。

2、加大企业安全生产服务力度。借助专家技术优势,开展企业安全生产培训、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等服务工作。突出做好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服务,深化危险化学品安全集中整治和烟花爆竹行业安全专项治理,帮助企业解决安全生产方面的难题和困难,实行对口指导服务,真心实意为企业健康发展营造安全环境。

3、强化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整改。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紧盯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非煤矿山、道路水上交通、建筑施工、消防等重点行业(领域)以及学校、医院、养老院、超市、集贸市场等人员密集场所进行集中整治,强化隐患排查和整改,坚决防范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营造安全的经济发展大环境。

4持续深化政务服务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做到审批事项“一网、一门、一次”。针对疫情影响,对企业安全生产行政许可证件有效期满未能办理延期手续的实行自动顺延,未复审或延期的各类资格证视同有效,需办理行政许可事项申请的,实行容缺受理审查、承诺办结颁证。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将“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条件审查”和“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承诺办结时限由法定45个工作日压缩至10个工作日。让企业切实感受到服务的便利、快捷。

5、坚持文明执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推广“互联网+监管”平台应用,形成监管事项“一张清单”,持续推进监管行为信息等数据归集共享。做到文明执法规范执法,切实规范自由裁量权。推进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建设,开展企业信用等级差别化监管,合理降低检查比例和频次,最大限度减少监管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干扰,“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结果实现部门间共享交换和互认互用。坚决杜绝监管执法过程中不作为、乱作为、吃拿卡要现象,打造风清气正的安全生产监管执法环境。及时办理回复“12350”安全生产举报投诉,畅通企业诉求和权益保护反映渠道。

6、加强值班值守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完善应急预案,细化明确职责,进一步规范处置流程及处置方法。坚持24小时应急值班值守制度,坚持每日视频会商安全形势机制,紧盯各类风险防范重点,加强会商研判和监测预警。积极储备、调拨各类应急物资,持续调度部署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等急难险重任务,提高突发事件防范及化解效能,全力保障经济安全运行。依托市消防救援支队建立各级各类应急救援队伍,全面提升企业生产安全事故救援能力,做到反应灵敏、处置高效,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强的安全后盾。

以上承诺,欢迎新闻媒体、企业和广大人民群众监督执行。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晓义:

下面,请刘飞同志介绍市地方金融工作局优化营商环境的有关情况。

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副局长刘飞:

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随州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将进一步优化金融服务营商环境,严格落实“十必须十不准”工作要求,当好金融服务“有事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

一、完善政银企协调对接机制

建立“政府搭台、银企对接、政策引导、市场运作”模式,定期开展政银企沟通交流活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项目、特色产业、重点企业等行业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持续推进“企业金融服务方舱”建设,继续落实好主办银行及企业联系人制度,完善开放式政银企金融服务平台和工作机制,帮助流动性暂时困难的企业纾困解难,尽快恢复正常经营能力。

二、搭建信用信息平台

加强金融监管部门、银行机构和相关市直部门协调联动,形成合力,积极推动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归集分散在不同部门的企业信用信息资源,为银行机构信贷决策和风险管理提供信息支持,缓解小微、民营企业因信息不对称、信用不充分而导致的“融资难”问题。探索与网商银行等新型业态金融机构合作,创新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模式,建立区域专属数据库和具有行业特点的授信模型,开发无担保、免抵押、纯信用的数字化普惠金融产品,服务“三农”、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三、着力提升融资便利度

鼓励银行机构优化信贷流程,减少审批环节,积极探索贷款全流程限时制度。引导市级银行机构向上积极争取审批权限,向下级支行下放贷款审批权、贷款展期权,全面提升信贷审批效率。优化采购中标中小企业贷款服务,为政府采购中标中小企业申请贷款提供便利。

四、深入推进企业上市工作

抢抓中央支持湖北企业上市政策机遇,采用“线下+线上”的模式,组织企业参加上市业务培训等活动更好发挥企业上市“绿色通道”作用,协调解决企业上市进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指导、帮助重点企业克服疫情影响,加快上市进程。

五、加快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

全面筛选符合主板、科创板、创业板上市条件的企业,将符合条件的企业增补进上市后备企业库。加强对“新三板”挂牌企业业务培训和专业指导,支持“新三板”企业申报精选层。充分发挥产业基金导向作用,为重点龙头企业引入长期战略投资资金。灵活运用交易所、银行间市场、场外和境外市场发债渠道,支持企业运用债券融资支持工具进行融资。

六、更好发挥融资担保增信作用

支持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建立完善资本金持续补充、代偿补偿、费率补贴和业务奖补等“四补”机制,加大对企业融资担保增信服务力度。督促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小微企业,担保费率降至1%以下;不断创新担保方式,拓宽抵质押范围,推广运用再担保抗疫贷、抗疫信用贷等金融产品;按照“4321”新型政银担分险模式,扩大业务规模,放大担保保证金倍数;对未纳入新型政银担的担保业务以及拓展延伸的小微企业等,全部纳入“451”分险模式

七、加强类金融机构监管

严格市场准入,依法合规做好类金融机构机构设立申报、变更备案。加强日常监管,开展全覆盖检查和“双随机、一公开”抽查,逐步实现实时、动态、穿透式监管。

八、打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

积极引进有实力、有特色的金融机构进驻随州,为我市引入更多金融资源和专业化人才,服务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化风险监测预警和隐患排查,持续推进非法集资、不良贷款等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不断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晓义:

下面,请尹峰同志介绍人行随州中心支行优化营商环境的有关情况。

人行随州中心支行行长尹峰:

各位记者朋友们,上午好!很高兴参加这次新闻发布会!今年来,我市金融部门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压力的双重挑战,站位全局、服务大局、应对新局,秉承服务发展是硬道理、实体经济是硬支撑、营商环境是硬保障理念,越是艰险越向前,危难之处显身手。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抢占货币政策“风口”,加大信贷投入。主动应对疫情冲击,逆周期加大信贷投放力度。7月末,全市贷款余额837.13亿元,比年初净增69.67亿元,同比增长12.2%,完成全年预期目标任务的69.7%,贷款增量超去年全年。4月份以来新增贷款连续3个月单月同比多增。同时,各项存款余额1612.15亿元,同比增长10.87%,企业存款增量同比多增6.07亿元,显示企业资金面正趋于改善。

二、抢抓信贷政策“窗口”,保障支持重点。精准信贷导向,增强银行支持实体经济能力,4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累计释放可贷资金19亿元;发放疫情防控专项再贷款5.92亿元,支持39家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财政贴息后企业承担平均利率1.23%,企业节省资金成本2323万元;发放支小优惠再贷款17.74亿元,支持企业1011家。7月末,全市企业贷款新增51.76亿元,占各项贷款增量的74.30%,比年初增长11.55%,高于全市贷款增速2.47个百分点,高于去年同期5.39个百分点。其中,商务服务业新增14.28亿元,增长113.42%;制造业新增8.55亿元,增长15.21%;普惠小微企业贷款新增13.31亿元,较年初增长13.23%,支持19651户,较年初新增支持2031户。

三、抢聚纾困解难“档口”,落实援企政策。运用“双直达”政策工具,支持地方法人银行对符合条件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本金4.44亿元,延期利息3026万元,支持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1.49亿元;组织银行机构对17173笔79.06亿元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惠及12033家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同时,指导金融机构对受疫情影响的932家企业、21543名个人提供信用记录保护,为4家中小接入机构减免信用报告查询费用7368元。

四、抢位让利企业“切口”,降低融资成本。落实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要求,指导非法人银行实施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TP)减点,新发放企业贷款的加权平均利率4.34%,同比下降1.02个百分点。其中,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利率5.22%,同比下降1.36个百分点,比年初下降1.30个百分点。同时,推动银行机构免收宽限期贷款罚息、承担贷款抵押评估登记费、全免结算手续费等,减负降本2583万元。

下一步,人民银行随州市中心支行将认真落实中央支持湖北一揽子政策和省委省政府“金融稳保百千万”工作部署,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千方百计稳产业保主体、稳企业保就业,守住“基本盘”,为疫后重振赋能,为随州发展助力。

一、挂图作战,精准发力。确保完成信贷投放净增100亿元目标,力争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制造业贷款保持较快增长,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贷款、涉农贷款、金融扶贫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增速,确保国有商业银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于40%,普惠小微贷款综合融资成本再降0.5个百分点。

二、挂帅出征,精准对接。持续开展“行长对接特别行”、“主办银行特别行”、法人机构“万名员工进小微”活动,面对面沟通、点对点服务、实打实支持,当好小微企业的“店小二”。对全市主管部门筛选出的170家重点企业开展金融支持援企、稳岗、扩就业等工作,督导主办行行长“一对一”包企包信贷包落实,实施“一企一策”、“限时服务”,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套餐”,破解企业发展难题。

三、挂号服务,精准施策。加强企业信用信息共享,推动核心企业、政府采购部门与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系统对接,引导银行机构创新信贷产品,大力推广“复工贷”“税e贷”、“荆楚系”抗疫贷、“金保贷”等信贷产品;推动金融科技创新,推广“码上申贷”“线上营业厅”,实现线上线下互动,提高企业获贷能力。

四、挂钩考核,精准督导。对银行机构贷款投放情况一月一通报、一月一调度,对落实进度慢和推进力度差的机构进行约谈。加大对银行机构信贷投放的考核力度,考核结果与央行评级、综合评价、综合检查相挂钩,倒逼惠企利企各项信贷政策落实落地。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晓义: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感谢各位媒体,感谢各位发布人。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