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当前位置: 首页>走进随州>自然资源
打造中药材产业链 助力文旅融合发展 大洪山倾力建设药谷基地
  • 发布时间:2021-12-01 08:59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涂小丽
  • 审核:涂小丽
打印


  巍巍大洪山,盘基数百里。作为炎帝神农故里所在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大洪山,境内万山重叠、群峰竞拔、沟壑纵横、林海茫茫,主峰宝珠峰,海拔1055米,被誉为“楚北天空第一峰”。大洪山气候温和,冬暖夏凉,四季分明,具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特点。大洪山保存着完好的原始次森林,生长着75科1400多种植物,被称为“鄂北生态屏障”。大洪山的药材资源十分丰富,品种繁多,仅《大洪山志》记载的药材就有131种。据当地常上山采药的农民讲,大洪山可采到700余种药材,堪称中药材宝库。
  古有神农遍尝百草,今有大洪山建药谷。近年来,大洪山依托景区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生态、文化资源,倾力打造“大洪山药谷”文旅产业基地,积极探索出一条“药材可种植、产品可加工、市场可流通、质量可溯源、基地成景点”的生态发展、特色发展、转型发展之路,目前正以“规模生产、优化品种、提升品质、凝练品牌、伸展链条、扩大市场、传承文化”为重点,使中药材产业成为大洪山旅业发展、乡村振兴的又一大产业支撑。
  截至目前,全区已有5家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种植专业合作社和1家中药材出口公司。中药材种植总面积3000亩以上,总投资1亿元,创产值1亿元,带动辖区及周边区域种植农户1000余户,户平增收5000元左右。
抓对接服务 创优发展环境
  湖北大洪山园泰中药材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8月,该公司立足资源优势,狠抓了项目对接、科企对接、银企对接和市场对接。2018年分别与湖北大学和药物高通量筛选技术国家地方融合工程研究中心合作,共建“七叶一枝花”药材研发(科企对接)与“七叶一枝花”药材种植原料药供给基地。经公司多年实验攻关,七叶一枝花种子培育出果率由2012年的10%上升到现在的70%,种子发芽率及栽培技术取得突破,种苗成活率超过85%,免费为当地贫困户发放种苗,带动1200余人种植七叶一枝花,为当地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200余人。公司计划在近几年内投资3.9亿元建设1.3万亩七叶一枝花种植基地,科研基地及旅游基地,力争8年内实现产值19.5亿元,带动1200人致富。发展项目包括:建设1.3万亩国家战略储备村;发展林下12500亩,濒危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七叶一枝花”百草园“生态旅游观光项目”。
  该公司以七叶一枝花为主体,多元化发展茯苓、玉竹、黄精、葛根等上百种野生名贵中药材;建设500亩林麝(麝香)林下养殖基地;1000平方米的药材初加工及饮片加工生产车间,1000平方米办公楼及宿舍楼,基地及相关设施建设为生态旅游观光项目提供平台。
抓订单生产 创优品牌效益
  随州万峰中药材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20年10月,位于随州市长岗镇洪山坪村、东庄畈村,是一家集药材种苗供应、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基地建成之后将成为国药集团中联药业有限公司、日本津村株式会社、深圳津村药业有限公司、中国中药控股有限公司、湖北五峰鸿中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和襄阳多邦药材有限公司的原材料供货单位。合作社拟投资2000万元,在2021年将打造核心示范基地400亩,并将扩建500亩药材生产基地,大力推广种植白蔹、金荞麦、当归、玄参、柴胡等中药材。
  该合作社积极推行“农户+基地+合作社+公司”产业模式,采用双订单模式发展药材面积300亩,即种子种苗企业订单供给专业合作社药种药苗,药材加工企业订单收购专业合作社生产的原材料。2021年5月,国药集团中联药业有限公司将与随州万峰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签订收购订单合同;2023年专业合作社开始研发药材初加工,建立中药材加工工厂,提高产品附加值,延长产业链,提升经济效益,发展药材面积1000亩;2025年,万峰中药材种植面积达5000亩以上,在全区基本形成中药材种植、回收、加工、销售的产业布局,年产值达到8000万元左右,户均增收2万元左右,并探索中药材出口业务,争取产生出口效益。
  今年该合作社积极推行“农户+基地+合作社+公司”产业模式,采用双订单模式发展药材面积300亩,即种子种苗企业订单供给专业合作社药种药苗,药材加工企业订单收购专业合作社生产的原材料。2023年该合作社将开始研发药材初加工,建立中药材加工工厂,提高产品附加值,延长产业链,提升经济效益,发展药材面积1000亩;2025年,万峰中药材种植面积计划达5000亩以上,将在全区基本形成中药材种植、回收、加工、销售的产业布局,年产值达到8000万元左右,户均增收2万元左右,并探索中药材出口业务,争取产生出口效益。
抓市场培育 创优产业链条
  大力培育壮大经营主体。该区全力支持区域内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和农业园区开展中药材基地建设,搞好协调服务,培育一批引领和带动中药材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重点扶持10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500亩以上的专业合作社、1000亩以上的农业园区发展,鼓励药材营销企业积极参与基地建设。推行“农户+基地+企业”“农户+基地+合作社+企业”等产业化运作模式,建立健全产业分工、协作和利益联结机制,延长中药材产业链条。
  积极推进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种植大户、药材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打好“药旅、药文、药养”组合拳,着力打造一批“赏药文、品药膳、沐药浴、带药礼”等具有时代特色的休闲度假区,实现中药材产业与旅游产业、文化产业及养生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
  今年上半年,该区从蕲春引进湖北省艾间道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了随州市大洪山化工有限公司,拟投资600万元在庹家村新建集以艾叶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中药材生产厂房,项目拟于2022年下半年投产。
  抓组织领导创优考核体系
  将中药材产业作为全区乡村振兴的重点产业,乡村振兴办将制订年度发展计划、奖补和考核办法;大力强化政策支持。区财政每年安排专项预算作为中药材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支持中药材产业种植、养殖、加工、销售等重点关键环节的培育发展;大力强化绩效管理。将中药材产业发展纳入乡村振兴绩效考核体系,加强督查检查,实行一月一调度,一季度一督查制度,加大中药材产业项目督查和抽查力度,确保中药材产业的建设发展按照预期目标顺畅有序推进。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