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关于征集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以及涉企行政执法突出问题线索的通告
  • 发布日期:2023-05-16
  • 信息来源:随州市司法局
  • 编辑:随州市司法局
  • 审核: 李发兵

根据中央依法治国办、省委依法治省办统一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市委依法治市办决定在2023年5月—10月期间集中对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以及涉企行政执法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并向社会公开征集相关执法领域突出问题线索。现就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专项整治的突出问题

(一)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

1.“逐利执法”问题。重点整治下达或者变相下达罚没指标、执法数量考核指标、非税收入任务;乱罚款、滥收费,落实轻微违法免罚制度不到位;违规设置电子监控系统等问题。

2.执法不规范问题。重点整治滥用自由裁量权,同案不同罚;任性检查,随意设置路障、拦车、扣车;违法违规限高限行限速影响交通;执法不作为、慢作为、选择性执法等问题。

3.执法方式简单僵化问题。重点整治“一刀切”执法、机械执法、运动式执法、过度执法、钓鱼执法等问题。

4.执法粗暴问题。重点整治重处罚、轻教育、轻纠错、轻服务,以罚代管;辱骂、恐吓当事人,暴力执法等问题。

5.执法“寻租”问题。重点整治滥用职权、徇私枉法、以权谋私办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执法时收受当事人好处,索要车主财物,违规放行;企业办理货车通行证不便捷,增加货运企业、司机不合理负担;辅警与社会“黄牛”、非法中介勾结,违法收受各种财物,违规放行违法车辆等问题。

(二)涉企行政执法领域

1.市场主体准入和退出中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主要包括不履行、不正确履行准入退出职责,拖延不办、私设门槛、刁难企业、吃拿卡要、收受或索取财物,“运动式”“一刀切”执法等。

2.对企业过度执法、粗暴执法问题。主要包括不遵守法定程序,滥用羁押性、财产性强制措施,不积极执行首次轻微违法免予处罚等。

3.对企业趋利性执法、选择性执法问题。主要包括违反规定收费、变相收费,以罚代管、重复罚款,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弄虚作假等。

4.多头检查、重复检查、执法扰企问题。主要包括对该合并检查不合并、该联合检查不联合,对已检查合格的事项重复检查,“随意检查”“任性检查”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等。

5.涉企推诿执法、执法真空问题。主要包括不履行法定职责、执法效率不高、执法人员管理低效、派驻机构执法程序不畅等。

二、集中受理问题线索的时间

发布通告之日起至2023年10月31日。

三、反映问题线索的渠道

(一)电话热线:市委依法治市办举报投诉电话0722-3596166,15826767669;市司法局举报投诉电话0722-3944199,15272887673;公安机关及民警违法违纪举报投诉电话0722-110;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热线12328;市交通运输局举报投诉电话0722-3586886,0722-3586856。每天受理电话反映的时间为8:00—1800。

(二)来信来访:市委依法治市办、市司法局(随州市城南新区迎宾大道9号随州市司法局305室,邮编430000)。

(三)电子邮箱:2733032540@qq.com。 

四、注意事项

(一)反映问题线索请尽可能提供问题的发生时间、地点、对象、主要事由及相关印证资料等,并在来信来电时备注“专项整治”,以便受理部门核实查办。

(二)反映问题线索要实事求是,事实清楚,内容真实,并请提供反映人的身份信息、单位(或地址)、联系方式等情况。受理部门将对反映人的个人信息严格保密。反映问题线索不得虚构、夸大、捏造事实,不得借机诬告、陷害他人。

(三)可以提出相关意见建议,包括但不限于修改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优化相关审批检查工作流程、出台相关便民利民举措等。

欢迎广大干部群众提供相关问题线索,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

   

                中共随州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

          2023年5月16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