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项目是党和国家为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进、绿色发展而实施的一项重大生态工程,也是助推我市林业产业健康发展,促进兴林富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自实施退耕还林以来,国家、省下发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根据规定,退耕还林政策补助有两个周期,第一个还生态林,补助期为8年,每亩每年补助230元;还经济林的,补助期为5年,每亩每年补助230元。第二个补助期周期还生态林的,补助期为8年,每亩每年补助125元;还经济林的,补助期为5年,每亩每年补助125元。第一个补助期满,经检查验收合格,退耕农户仍可继续领取第二个补助期的补贴,但由于退耕还林政策性强,时间周期长,涉及面广,与其他工程类项目相比,各地在政策执行和项目管理上普遍存在资金公开不及时、信息公开不透明、台账不健全等问题。在此次市委、市政府组织运用大数据开展惠民政策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和纪委加强政府部门履职尽责督促检查工作中,市林业局作为全市4个点题督查对象之一,工作开展成效如何?昨日,记者专程赴市林业局对该局履职尽责工作进行了采访。
“督导检查”是林业系统履职尽责的关键词,也成为近期林业工作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组之一。市林业局副局长胡俊介绍,根据市委、市政府和省林业厅文件精神,全市林业系统履职尽责督导检查工作聚焦涉林资金监管,在组织领导上实行三项措施,一是根据林业专项资金使用、维护林农利益、项目资金审批、行政执法案件“四项督查”重点,明确重点工作内容和责任单位、责任人;二是成立了由局党组成员为组长,相关科室和二级单位为成员督导组,督导检查各县、市、区林业系统内督导检查、信息宣传、组织协调和督办追责等工作;三是先后召开了全市林业系统履职尽责工作动员会、机关履职尽责工作推进会,对各县市区履职尽责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点题督办问题线索收集进行了督导检查,配合省林业厅副厅长王昌友对各县、市、区履职尽责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联合省厅林业厅计资处、人事处对随县涉林项目资金使用监管进行重点督办。
林业项目政策性强,多小杂,点多面广,在收集线索,自查自纠中,是如何实现对表聚焦,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一项一项抓落实呢?对此,市林业局办公室主任陈纯国介绍到:概括起来就是建立项目清单,对表聚焦。一是自查自纠,建立2013-2015年度涉林项目资金明细表,对涉林资金分门别类,建立对账单,一项一项抓自查。二是点题督办,建立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点题督办问题线索台账,全面收集、管理、分析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补偿数据信息,建立问题整改台账,直面问题,督促解决一批实际问题。三是梳理线索,建立林业系统履职尽责督查典型案例清单,通过征求意见、公开举报电话和大数据信息录入等一系列手段,围绕督导检查发现的问题线索,市林业局筛选出10个在行业内具有典型代表意见的案件,抓责任追究,抓整改落实,变治理难点为整改亮点。如:群众反映的随县环谭镇非法割松脂的问题、退耕还林补贴与实物面积不符、公职人员参与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补助等问题。
该局以典型案例为切入点,强化典型案件督办,严格责任追究,在全市林业系统营造严肃的履职尽责工作氛围,全面推进履职尽责工作深入推进。一是对照典型案例,个个抓调查。做好案件的调查研究,约谈涉案责任部门负责人,详细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依法依规进行处理。二是坚持以案释纪,项项有依据。通过重点案件线索的收集和调查处理,发现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补偿等惠民政策执行中,各地各部门存在模糊认识、打“擦边球”的问题,通过向省林业厅、省财政厅汇报请示,进行了专门政策解读,并报市纪委备案,为各地整改落实提供政策依据。三是实行重大责任追究,件件有落实。加强对涉案林业部门、村集体跟踪监督,并作为履职尽责重点联系点,督查做好整改工作,防止此类案例再次发生,
据悉,通过专项清理,全市共收集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补助等问题线索697条,已查实232条,还有3名相关责任人受到了党政纪处分,下一步,该局将强化措施积极整改,一是在项目资金管理制度上抓整改。抓制度建设,守住底线,加强项目实施过程管理,并严格按照方案验收,对不符合规范的或者资料不全的将于年内整改到位;二是在项目资金公开公示上抓整改,将退耕还林者的退耕还林面积、造林树种、苗木成活率以及资金补助发放等情况进行公示,以增加透明度,接受群众监督;三是在项目资金监督检查上抓整改,建立林业资源和涉林项目资金管理考核、联席会议、通报制度,加强林地和涉林项目监管督办和情况通报,对截留、挪用项目建设资金、虚列计划完成额的单位,严肃追究相关负责人责任真正做到“查处一案、教育一批、警示一方、治理一片”的工作目的,确保惠农政策真正落到实处,为随州林业快速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随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
您的浏览器版本太低!
为了更好的浏览体验,建议升级您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