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践行主题教育续写食品安全监管新篇
  • 发布日期:2019-10-28
  • 信息来源: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编辑:admin
  • 审核: 李发兵

今年以来,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规定》《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为统领,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坚持“一手抓改革、一手抓监管”,以实际行动深入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主动作为,创新监管,破解难题,做到“两不误、双促进”,食品安全监管成效凸显,改革红利持续释放,为新时代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续写了新的篇章,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主动作为,高位推动。国庆节前夕,随州相继召开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党组会暨四届五十三次常务会,专题听取食品安全工作汇报,传达学习《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规定》《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研究贯彻落实措施,解决实际问题。这是随州市场监管部门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支持的结果。市委书记陈瑞峰强调指出:《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规定》《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了法律支撑和政策依据,各地各相关部门要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确保“舌尖上的安全”,认真履行好“谋发展必须谋安全,管行业必须管安全,保民生必须保安全”的政治责任,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把食品安全问题纳入“为民服务解难题”的重要内容,把食品安全工作往深里做、往实里做;坚持用“四个最严”要求全面深入整治食品安全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着力提升食品安全工作能力水平;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权责一致、齐抓共管,筑牢食品安全防线,切实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和第七届武汉世界军人运动会顺利举行,营造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
  市委副书记、市长郭永红要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食品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压紧压实责任,强化日常监管,严格督促落实,切实把食品安全工作抓实抓牢抓到位。
  市委、市政府率先垂范,从而在全市掀起了学习宣传贯彻《规定》《意见》的热潮。目前,《意见》《规定》已纳入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机关党委(党组)中心组的学习内容,学习贯彻情况已纳入对各县市区和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各成员单位食品安全考核的重要内容。市人大和市政协及时跟进,适时开展食品安全执法检查、专题协商和调研活动,督促国家和省食品安全监管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明确责任,传导压力。早在3年前,随州市在全省率先出台了《随州市食品安全党政同责实施办法》,明确各级党委食品安全六项领导责任和各级政府十项行政责任,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年度重点工作、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实绩考核指标体系,考核权重达3%。
  前不久,该市拟定《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贯彻落实意见和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食品安全工作责任清单,进一步明确全市食品安全工作阶段性目标(到2020年,“十三五”食品安全规划的各项任务全部完成,区域性、系统性重大食品安全风险有效控制,食品安全整体水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全面相适应。其中,农产品和食品抽检量达到4批次/千人、食品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和长期目标(到2035年,基本实现食品安全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食品安全责任制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目标,进一步明确市、县、乡三级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以及相关部门食品安全工作职责,对工作任务实施清单管理,强化评价考核,压实各级责任。
  截至目前,市政府已连续5年印发《随州市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工作方案》,将工作目标、重点工作分解到24个市直部门和各县(市、区)政府,食品安全工作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责任担当的重要考量。重新修订《随州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工作规则》和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建立健全工作例会、情况通报、信息沟通等制度,形成了上下一盘棋的工作格局。
  今年以来,各级党政领导深入基层、走进市场,下沉监管一线,查监管、破难题、访民生、解民忧,以上率下,全面落实食品安全责任。
  创新监管,破解难题。日常监管常态化。在食品生产环节,建立企业质量受权人、全过程控制和产品出厂检验制度,指导获证企业建立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目前已有2家大型食品生产企业建立电子追溯体系,240多家中小型食品生产企业建立纸质追溯体系;在食品流通环节,督促9000余家食品经营户落实进货查验、索票索证、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管理制度,全面推广食用农产品“一票通”制度;在餐饮服务环节,对全市2794家餐饮店和672所学校食堂实施量化分级管理,公示笑脸等级引导公众放心就餐。全面实行持证餐饮服务单位“明厨亮灶”建设,让消费者实时监督后厨操作。截至9月底,该市学校食堂“明厨亮灶”覆盖率已达75.7%,另有50余所待验收,年内有望达到80%以上。
  监督抽检全域化。加大高风险食品、低合格率食品抽检频次,重点抽检农兽药残留、重金属残留、非法添加及生物毒素等突出问题。去年该市共完成食品抽检1280批次,不合格率6.63%,核查处置53件,位居全省前列。在全市48个乡镇所和农贸市场设置快检点,免费开展快检27065批次,发现问题样品1242批次,暂停销售和销毁、无害化处理食用农产品1620公斤。今年截至目前已完成食品监督抽检905批次、食用农产品180批次,已完成全年任务90%,快检20000余批次,有力保障了老百姓“餐桌上的安全”。
  问题整治精准化。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从9月下旬开始,市场监管和公安、教育、农业农村四部门开展整治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严厉打击食品生产经营环节违法违规行为、严肃查处保健食品虚假宣传和违规销售问题、严防严管学校及幼儿园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不落实和食品安全问题、严查严控上市销售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严格落实各级食品安全部门监管责任,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截至目前,共出动执法人员4480人次,检查保健食品生产经营主体32家,立案查处保健食品虚假广告宣传案件40起,罚没金额65.2万元;检查校园及周边食品经营者1573户次,快检餐饮具112批次,不合格14批次,发现校园食品安全隐患167处,下达整改通知书147份;没收违法经营食品及食品添加剂5公斤;检查蔬菜、禽蛋农残和水产品兽药残留和生猪屠宰生产经营主体2478家次。巧借中央和省委食品药品监管执法司法督察有利契机,对省依法治省办反馈的18项个性问题和15项共性问题,分门别类建立问题台账,制定整改方案,向相关地方和单位交办问题清单,采取约谈、通报批评、追责问责等多种形式,借力打力破解诸如食品安全监管地方配套资金不足、基层执法人员编制偏少等难题。
  示范创建全员化。召开全市食品安全暨“双安双创”工作推进会,全面推动食品安全示范创建活动,着力打造样板工程,引领食品行业整体提档升级。去年所辖曾都区荣获“首批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称号,被成功授牌并奖励50万元。今年所辖广水市正全力创建第二批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和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部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13家,拥有“三品一标”农产品164个;创建食品生产示范企业8家、食品流通企业示范单位190家、示范农贸市场4家、食品“四好”示范店153家、“放心肉菜示范超市”6家、学校“放心超市”42个、小餐饮示范店1155家、餐饮示范街2条、学校“放心食堂”91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