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用爱守护“夕阳红” ——下岗工人吴艳清创办养老院服务老人的故事
  • 发布日期:2022-08-08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黄振忠
  • 审核: 李发兵

“为了老人的今天,就是为了自己的明天。”在广水市李店镇姚店养老院,一幢三层小楼上挂着许多类似的标语。干净整洁的院子、郁郁葱葱的树木、宽敞明亮的房间,50个平均年龄83岁的老人共同生活在这里。
  今年54岁的吴艳清是这家养老院的创办者。17年前,她和丈夫李晓祥双双下岗,夫妻二人为了维持生计四处奔波,艰难度日。屋漏偏逢连阴雨。2015年,李晓祥被查出患有眼底疾病,双目几近失明。经过两年的治疗,他们不仅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还欠下了6万元的外债。
  在亲戚朋友的鼓励之下,吴艳清和李晓祥决定重振旗鼓,再次创业。他们所在的李店镇姚店村养老问题十分突出,村里有很多无人照顾的留守老人。因病致残的李晓祥深知生活不便的艰难,夫妻二人一经商议,便萌生了创办养老院的想法。
  说干就干。他们立即开始找场地、筹资金、搞装修、跑手续、学经验。1年后,他们的养老院投入使用了。在两人的用心经营下,村民们一传十、十传百,入住的老人也由几个发展到二十几个。与此同时,各种困难也接踵而至。入住的老人越来越多,养老院内的基础设施跟不上,吴艳清更无力加大投资。一筹莫展之际,政府相关部门向吴艳清伸出援手,将养老院迁到姚店福利院内。
  入住的老人大多生活难以自理,擦药、洗澡等都需要工作人员的帮扶和照顾。老人们都说,他们比自己的子女还要体贴温暖。75岁的李江平大爷是位行动不便的残疾人,一次突然的腹泻让他将裤子、床单、被褥全都弄脏了,刚工作不久的护工胡功芳由于害羞,不好意思解开他的衣物,站在一旁束手无策。吴艳清亲自上手,一边帮李江平擦洗身子,一边对胡功芳进行说服教育。吴礼和老人患有严重的皮肤病,需要每天用药擦洗伤口,但出于害羞,老人怎么都不愿解开裤子。“这是我们的工作,我们需要了解您的病情,帮助您恢复健康。”经过工作人员的耐心劝说,老人最终同意脱衣擦药。
  养老院里经济困难的老人不在少数,吴艳清积极帮扶,对他们的费用给予不同程度的减免。沈德坤老人今年80岁,于2021年10月1日来到这里安度晚年,每月由儿子支付相关费用。他说:“近期儿子月月亏本经营,还要养老养小,压力非常大,吴院长在了解情况后主动为我减免费用,让我十分感动。”
  “每天睡得好,吃得好,心情也好!”杨用才老人今年96岁,他已经在这里度过了三个春节。起初,杨大爷对养老院有着强烈的抵触心理,谁知没过多久,他就喜欢上了养老院的生活,吃喝拉撒有人照顾,谈笑玩乐有人陪伴,甚至过年都不愿意回去。近几年受到疫情影响,很多子女难以归乡,越来越多的老人选择留在养老院过春节,大家一起唱歌、跳舞、说书,欢声笑语不断。
  敬老爱老助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吴艳清说:“我们将用爱心守护所有在院老人,努力让这个大家庭更加温馨美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