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都区育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
  • 发布日期:2022-08-22
  • 信息来源:
  • 编辑:黄振忠
  • 审核: 杨文明

最近,从曾都区易迁办了解到,该区积极争取省易地扶贫搬迁后扶资金15万元,为洛阳镇小岭冲易迁安置点建立林果基地、为万店镇横山安置点整修排水沟、为落天坡安置点建设养鸡厂,不断加强和完善易迁后续产业项目,多举措推进易迁后扶工作,让搬迁群众归属感、获得感满满。
  曾都区“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建设规模为246户606人,全区6户以上集中安置点12个,共安置146户356人;6户以下分散安置点共安置100户250人。办理易迁户不动产证246户,办证率达100%。目前,全区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搬迁入住、拆旧复垦等工作均已全部完成。
  近年来,该区积极做好易迁“后半篇”文章,满足搬迁户的需求,先后出台了系列文件,建立产业利益联结机制、开展乡村旅游、设立扶贫车间、开发公益岗位、推进转移就业和就近就业、引进龙头企业带动就业等方式,有效促进了搬迁群众增加收入。
  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是巩固易地扶贫搬迁成果的最佳选择。易地扶贫搬迁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利益联接机制,对易迁户现有土地、山林资源等按照专业合作社+基地+脱困户的模式,由专业合作社带领易迁户发展特色产业。目前,全区共发展125座光伏扶贫电站,其中利用易迁专项资金分别在万店镇落天坡、何店镇王店安置点建立两座50千瓦光伏扶贫电站,在洛阳镇揭家、珠宝山、小岭冲等3个安置点建设12座3千瓦户用光伏扶贫电站,发电收入用于易迁户后续发展。在集中安置点大力发展袋料香菇产业,以入股形式或发动当地易迁群众就近就地务工,带动搬迁群众增收致富。区易迁办在洛阳镇张畈村、黄金堂村各建设一个冷库,方便当地群众储存香菇。张畈村成立香菇合作社,建设26个香菇大棚,帮助6户易迁户人均年增收4000余元。围绕易地扶贫搬迁户中有劳动力家庭至少一人稳定就业的总体要求,大力开展劳动技能培训,举办“月嫂”、家电维修、烹饪等不同类型培训班,使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成为有本领、懂技术、肯实干的劳动者。合理配建文化活动室、红白事理事房、工具房、公厕、体育健身器材、消防器材等便民公共服务设施,完善提升安置点功能。
  截至目前,全区举办不同类型科技培训班10余期,培训易迁对象1500余人次;易迁群众参与光伏扶贫项目受益达72户,人均年增收2000元左右;协调区厕改办投入30万元,改建安置点无害化公厕15座;投入110余万元,新建红白理事堂9个,建设工具房65间;动员易迁户外出务工120人,发展种养业等项目149户,落实公益岗位64个,政策兜底84户。全区所有有劳动能力的易迁户均已落实1至2项扶贫产业项目,没有劳动能力或弱劳动能力的易迁户均落实了政策兜底措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