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随州职业技术学院被命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 发布日期:2024-03-08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黄振忠
  • 审核: 李发兵

近日,国家民委公布“第十一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名单,其中湖北省有7个地方和单位上榜,随州职业技术学院榜上有名。
  近年来,随州职业技术学院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持续打造“五心十进五到位”民族团结工作法,开展好以红石榴文化为载体的“十个一”创建活动,逐步形成“四个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育人品牌,营造了浓厚的民族团结进步氛围,促进各族师生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绘就随州职院民族团结进步的生动画卷。
  让民族团结之花芬芳校园。学校现有在校大中专生11000余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1000余人。学校对民族学生真心厚爱、倾心关怀、精心教育、悉心服务、耐心帮扶,以民族团结教育进校园文化、进思政课堂、进学习培训、进主题班会、进班级管理、进网络媒体、进食堂宿舍、进社团活动、进文体生活、进社会实践“十进”为抓手,切实做到领导组织到位、教育引导到位、机制保障到位、平台载体到位、考核保障到位“五个到位”,形成“五心十进五到位”民族工作法,推动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见行见效。2016年和2022年先后被湖北省民宗委授予“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2023年3月获批实施湖北省民宗委“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试点项目1个。
  扎实开展“十个一”特色活动,形成浓厚的民族团结进步文化氛围。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手拉手活动,2023年6月组织新疆博尔塔拉职业技术学院师生15人来随州“拜谒炎帝始祖,赏鉴编钟国乐”。设立“红石榴·金昕无偿献血奖”,毕业生金昕(回族)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全国“最美职校生”、“中国最年轻百次无偿献血志愿者”。设立“随州职院同心讲堂”,邀请中南民族大学教授李吉和等来校作专题报告。打造“文化长廊”,建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长廊和56棵红石榴树组成的“同心园”。建成“红石榴之家”,在学生“一站式”服务中心设立民族学生服务站“红石榴之家”。开辟“红石榴融媒体”平台,在学校网站开辟“最美石榴籽”专栏。组建“红石榴志愿服务队”,成为学校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轻骑兵”。讲好民族团结故事,编印《听他们说》2本、《辅导员育人故事集》1本。举办“红石榴文化节”,每年举办“青春我飞扬,炎黄一家亲”红石榴文化节。开展“同上一堂云上民族团结课”,与新疆博尔塔拉职业技术学院千名师生云端连线,同上一堂1+6云上民族团结进步思政课。
  逐步形成“四个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育人品牌,显著提升育人实效。依托随州市炎黄文化研究会和随州职业技术学院炎帝文化研究中心,着力打造了一支由地方文化学者、学校思政专业教授和非遗传承人构成的炎帝“和协”精神名师团队。该校图书馆教师席宏文以非物质文化留青竹刻演绎炎帝精神,获湖北省人社厅授予“荆楚绝技绝活”荣誉。组织动员各二级学院,开发贴近地方、贴近学生、贴近实效的课程思政教学培养体系,近百门专业课程设置了思政板块。全面、深入、广泛地宣传炎帝“和协”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教育氛围。整合地方资源,以传承炎帝“和协”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体,扩展至红色革命教育、编钟文化、季梁文化教育等其它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学生学以致用,通过反哺地方社会实践和创新创业服务地方,构建地方优秀文化教育学生,优秀学子服务地方的知行合一联动机制,近万名毕业生留在“第二故乡”就业,为我市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的活力和创新的动力。
  学校将继续传承好炎帝“和协”精神,将象征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红石榴”勾画得更红更大更圆,促进学校各民族师生更加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守望相助、手足情深,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