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健康科普】专家建议:接种疫苗可有效预防肺炎球菌感染
  • 发布日期:2020-04-10
  • 信息来源:湖北省政府网
  • 编辑:杨文明
  • 审核: 杨文明

春暖花开时节 更要守护宝宝健康

专家建议:接种疫苗可有效预防肺炎球菌感染

春暖花开时节,按下“暂停键”两个多月的城市,即将恢复往日生机。然而,家有宝宝的宝爸宝妈们又多了担忧,气温回暖,会不会遇上春季高发的儿童呼吸道疾病?前段时间因疫情而暂停的疫苗接种,该怎么继续?接种期间如何做好相关防护?日前,楚天都市报记者连线了湖北省妇幼保健院的儿童医学专家,让我们来听听专家的指导和建议。

城市迎来重启 更需加强宝宝护理

想带宝宝去餐馆大吃一顿、想带宝宝去绿道兜几圈……随着城市迎来重启,宅在家中两个多月的大人和孩子们,开始憧憬外面的世界。

然而,暖风熏人醉,亦是防病时,对婴幼儿尤其如此。一方面气温冷暖反复,各种细菌、病毒传播活跃,孩子的衣物增减不及时,很容易着凉感冒;另一方面,婴幼儿的呼吸道发育不完全,免疫力相对较弱。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儿童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夏治介绍,儿童尤其婴幼儿,目前较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是“毛支”(毛细支气管炎)、肺炎等。之前因为疫情,大家宅在家中,避免了很多交叉感染,孩子们的生活起居各方面又得到了较好护理,因此儿童患病的情况反而相对较少。

但随着城市重启,家长复工,外出接触病菌的几率增大,可能孩子生病、感染的情况又会增加。“儿童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和家长的关系很大。”夏治介绍,前期儿童感染新冠肺炎的不少病例,都是因为和孩子接触较为密切的家人先被感染。

因此夏治特别提醒,重启之后,家长一定要戴口罩、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少去人流聚集场所,回家之后尽快消毒。同时做好宝宝日常护理,包括营养膳食,及时增减衣物,进行适当的室内运动等。

对抗肺炎球菌 接种疫苗非常有效

引起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杀手”之一,叫做肺炎球菌。婴幼儿呼吸道屏障功能差,免疫力发育不全,更容易成为肺炎球菌的攻击对象。肺炎球菌通常定值于人体鼻咽部,经由飞沫传播。它的侵袭性非常强,不仅可能引起肺炎,还会引发中耳炎、鼻窦炎、脑膜炎等,甚至导致儿童致残等严重后遗症。

预防肺炎球菌感染,夏治认为,疫苗是非常有效的办法。据了解,目前国内针对肺炎球菌的多糖结合疫苗,最早出生6周即可接种,半岁前完成3针基础免疫,可让宝宝在高风险期到来前获得免疫保护。

“说起来都是肺炎球菌感染,现在的情况和10年、20年前已经完全不一样。”夏治介绍,过去可能打个青霉素就能好,现在却需要用很高级别的抗生素才能奏效,虽然是常见疾病,但耐药性、变异度一直在变,治疗过程也很麻烦。所以无论从经济上,还是健康角度考虑,接种疫苗都是更好的选择。

错峰预约接种 避免造成交叉感染

说起预防接种,很多家长在疫情期间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超过了接种时间。目前接种门诊已经开放,可否放心去打疫苗了呢?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儿保科护士长李明惠建议,特殊时期,为避免人群聚集,减少交叉感染,家长可先通过电话、微信等渠道了解附近接种门诊的疫苗储备、接种时间等信息,提前预约。接种门诊会按照错峰错时原则通知家长前往接种。

接种前一定要确认宝宝及家人近14天没有发热或呼吸道症状,没有新冠病毒感染者、疑似病例及密切接触者接触史,且宝宝无其它常规接种禁忌,方能前往接种门诊。

自制“网红”口罩 接种完毕留心观察

对于很多家长担忧的交叉感染问题,李明惠表示,一方面医院会加强消毒、通风工作,严格控制人流量并按照一人一室进行接种;另一方面,家长自身应做好接种前后的防护。

“出门前,可以把一次性医用口罩剪出两个孔,戴在宝宝整个脸部,露出眼睛,这种防护就挺好。”李明惠建议,不要给孩子穿太多,以免过热出汗。可以带些酒精消毒棉或免洗消毒液,随时给宝宝做好手部清洁。

进入门诊后,应与其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配合工作人员核对信息,如实填写健康调查表。接种后,在指定区域观察30分钟后才能离开。回家后,建议把宝宝的外套或包被换掉,使用酒精喷洒消毒然后清洗晾晒。家长、孩子及时洗手洗脸。家里勤通风,但通风时要将宝宝转移到其它房间。

打完疫苗的宝宝要多休息多喝水。如出现接种部位的红肿、热痛等局部反应,一般能自行缓解,不需处理;若出现体温大于38.5℃的高热、异常哭闹等状况,应及时就诊,并如实告知医生接种过疫苗,以便与新冠肺炎发热区分。

疫苗补种攻略全解读

哪些疫苗需优先补种

对于很多家长关心的疫苗推迟和补种事宜,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儿保科护士长李明惠介绍,按照国家疾控中心发布的《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后预防接种补种工作的通知》,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含麻疹成分疫苗、百白破疫苗等免疫规划疫苗需优先补种。

推迟接种的非免疫规划疫苗,比如对接种时间要求相对严格的13价肺炎球菌疫苗和轮状病毒疫苗也需及时补种。

及时补种不影响免疫效果

“大部分免疫规划疫苗暂缓接种,一般不会影响免疫效果,但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经济有效的手段,建议家长只要条件允许,尽早为宝宝补种已经推迟的疫苗。”李明惠建议。

同时,提醒家长注意部分疫苗的补种时限。例如国际品质的13价肺炎疫苗基础免疫在2、4、6月龄分别接种一剂,12-15月龄进行一剂加强免疫;或者也可从6周龄开始接种,之后每剂间隔4-8周。

如果是已经接种过第一剂次的疫苗,只需按规定的免疫程序,补种未完成的剂次,没有必要重新开始接种。因为以前接种疫苗后,疫苗抗原在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同时,有一部分记忆细胞产生,在遇到同样疫苗抗原再次刺激时有回忆反应,可使抗体上升,推迟接种或补种不影响疫苗效果。

非免疫规划疫苗同样重要

也许有家长会问,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分别都是哪些呢?依据2019年12月1日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的规定,免疫规划疫苗是指居民应当按照政府规定接种的疫苗,如乙肝疫苗、脊灰疫苗等;非免疫规划疫苗是指居民自愿接种的其它疫苗,如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等。

有些家长会产生“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重要,非免疫规划疫苗不重要”的认识误区。其实,非免疫规划疫苗同样重要,可预防发病率高、致死率高的疾病,如流感、肺炎球菌性疾病等。尤其是2岁以下的宝宝,由于母传抗体几乎消失殆尽,自身免疫系统又尚未发育完善,对病原感染的免疫力下降,春季很容易被肺炎球菌性疾病侵袭。

李明惠建议,在保障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同时,家长可根据宝宝身体情况,结合医生建议,选择非免疫规划疫苗为宝宝进行防护补充。

特别提示:

●2020年2月-3月出生的宝宝:出生30天开始预约肺炎球菌疫苗接种,42天打第一针。

●2019年10月-2020年1月出生的宝宝:6月龄内要完成3针基础免疫,别忘了及时去接种后续针次哦!

●2019年1月-4月出生的宝宝:别忘了预约最后一针加强针;4针全部打完效果才好哦! (刘微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