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健康科普】没有发热的病人去医院如何防护
  • 发布日期:2020-02-19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许静
  • 审核: 杨文明

 2月1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菜篮子”稳产保供工作情况举行发布会。会上,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张流波对网友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回答。 
  没有发热症状的病人,去医院如何做好防护? 
  六个方面的建议:第一,如果没有发热症状的病人到医院去,应该尽量避免到发热门诊就诊。第二,在去医院之前,最好通过网上挂号、预约等形式减少候诊时间。第三,到医院去的时候,可以戴一次性医用口罩级别及以上的口罩。第四,医院内的物品、环境表面最好不要用手随便去摸,尽量少接触。第五,随身携带手消毒剂,在触摸医院公共设施后,用手去摸眼睛、鼻子、口之前,或者离开医院时,要记住做手卫生。第六,如果可能的话,可以戴手套。 
  消毒剂频繁使用是否对身体或周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消毒是疫情防控的重要环节,对于阻断间接传播是非常重要的。但消毒一定要适度,应该保证它不对身体带来危害,不对环境带来长期的污染风险。有四个提示:第一,对物品的消毒,能用物理方法就不要用化学消毒剂。56摄氏度30分钟的热水就能够杀灭病毒,像餐饮具就可以尽量选用物理加温消毒的方式,对餐饮具消毒推荐开水烫10分钟。第二,用化学消毒剂来进行空气消毒时,一定是用在无人的室内环境,室外的空气消毒是没有必要的。第三,外环境的表面,比如马路、广场、草坪,这些地方不应该反复喷洒消毒剂,应该避免使用飞机来广泛的喷洒消毒剂,如果有明确的局部环境受到了传染源污染,用消毒剂做一次性的终末消毒就够了。大面积反复的喷洒消毒剂存在环境污染的风险,是要避免的。第四,往人体大量喷洒消毒剂,包括强迫通过消毒通道,可能使消毒剂经过呼吸吸入,经皮肤来吸收,在这种情况下,有可能存在损害人体健康的风险。我们强调手卫生,手消毒用的专用手消毒剂,每天多次使用是安全的。 
  外出回家以后,外套衣服应该怎么消毒? 
  第一,日常的外套,回家以后直接挂在门口,把外面穿的衣服和家里穿的衣服分开就行,没有必要每天回去都对外套进行消毒处理。 
  第二,如果感觉到外套可能被污染,比如到医院去了,去探视病人,接触了一些有可疑症状的人,这种情况下需要对外套进行消毒处理。尽量选用物理消毒,如果物理消毒不行才选用化学消毒。比如衣服只要耐高温,就可以选用56摄氏度30分钟这种方式,如果有烘干机,也可以把温度调到80度以上,烘干20分钟也可以达到消毒作用。如果衣服面料不耐高温,也可以采用化学消毒剂来浸泡消毒,用化学消毒剂浸泡消毒时,有这么几类消毒剂是常用的,一是酚类消毒剂,二是季铵盐类消毒剂,三是以84消毒液为代表的含氯消毒剂,这三类消毒剂做衣物的消毒都可以,一定要按照说明书的剂量来进行操作。(来源:央视网)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