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曾都壮大乡土特色产业
  • 发布日期:2019-11-25
  • 信息来源:曾都区人民政府
  • 编辑:曾都区人民政府
  • 审核: 李发兵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曾都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紧紧抓住产业兴旺这个“牛鼻子”,做精乡土气息浓厚的产业,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力支撑。
  村民吃上旅游饭
  “太漂亮了,不虚此行!”深秋时节,曾都区洛阳镇永兴村热闹非凡。金黄的银杏叶把千年银杏谷装扮成童话世界,优美的景色引得游客赞不绝口。 
  永兴村地处偏远,数百棵古银杏是村中一绝。过去没有开发利用,村民守着“宝贝”过穷日子。2014年,村里引进企业建成景区,银杏树变成“摇钱树”,村民们吃上了旅游饭。 
  “目前,全村超过一半的人受益于旅游产业,60多户办起农家乐,30多名村民成为景区员工,旅游旺季还可安排60多人临时就业。”村主任胡享艮介绍。 
  7组村民周银芝早年在外务工,看到乡村旅游机遇后,毅然回乡改造老房子,建起300多平方米的农家饭庄,高峰时一天营业额过万元。“家里还种了十几亩田,养了鸡、鸭、鹅等,一年下来收入不比在外打工少。” 
  8组贫困户刘克礼则选择在景区门外摆摊,向游客出售土鸡蛋、板栗、银杏果等土特产。“南瓜、红薯等以前吃不完只能烂在地里,现在也能卖钱,绿色无污染,很抢手呢。”他说,来这里摆摊的除了本村人,还有不少周边村的农民。 
  乡村旅游壮大了集体经济。近年来,永兴村不仅还清债务,还积累不少资金改善基础设施,美化村容村貌。“村里按照徽派风格统一设计建造房屋58户,硬化道路27公里,清淤堰塘13口,还开展‘厕所革命’,修建广场和文体设施。”胡享艮说,目前村里正在建设民宿馆,组建观光合作社,发展猕猴桃等特色产业,进一步做大旅游产业。
  传统农业拥抱新技术 
  宽敞明亮的大棚整齐排列,沉甸甸的瓜果挂满枝头,绿油油的蔬菜生机勃发……走进曾都区万店镇小河沟村蔬菜产业基地,仿佛进入“蔬菜王国”。 
  小河沟村是万店集镇南大门,距随州城区20公里,交通便利,土地平整,水源充足,上世纪80年代开始大规模种植蔬菜,菜豌豆、泡泡青等品种远销北上广。 
  为加快发展蔬菜产业,万店镇今年整合资源,计划投资5460万元,在小河沟村建设2000亩现代化蔬菜大棚,作为全镇规模化、标准化、示范化的扶贫产业基地,带动贫困户脱贫、普通户致富。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在基地看到,2个高端温室育苗大棚已经建好,种满西红柿和青椒。“这是村里投资100多万元建设的示范大棚,试种了从山东引进的6个新品种,目前都很成功,下一步将在全村推广。”负责管理大棚的菜农王丛介绍。 
  王丛是隔壁塔湾居委会的蔬菜种植能手,2009年到小河沟村流转70亩土地,和丈夫一起种植大棚蔬菜。夫妻二人经常为村民传授种菜技术,还吸纳不少贫困户就业。 
  距离温室育苗大棚不远处,20个第九代蔬菜大棚正在建设中。“和传统大棚相比,第九代大棚优势更明显,垒的土墙厚,保温被增加保温棉,保温保湿效果好;水肥一体进行施肥、滴灌,自动雾化叶面,施防效果好;自动轨道车采摘,省时省工,经济效益好。”村支书张和平介绍起来如数家珍。 
  “种菜是个技术活,传统农业要主动拥抱新技术。”张和平说,到今年底,全村将高标准建成202个蔬菜大棚,预计实现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带动200户农民参与蔬菜产业化经营。
  南果北种激活黄土地
  大棚内,鲜艳的火龙果点缀在绿叶间;葡萄园里,晶莹的葡萄挂满枝头;山岗上,熟透的猕猴桃等待游客采摘……近日,记者走进位于曾都区南郊办事处邓家老湾村的盛亩园生态园,丰收气息扑面而来。 
  “我们盛亩园的特色,是将南方水果引到随州来种植。”生态园负责人邓东介绍。从2015年至今,该园先后投入2000万元,成功种植红心火龙果、杨梅、红心猕猴桃、美人指葡萄等多种南方水果,总占地面积1650亩。2017年开始挂果,去年进入丰产期,葡萄采摘6万斤,火龙果亩产达4000斤。 
  园区建设、发展壮大,带动越来越多的当地村民务工、增收。目前,生态园有12名固定员工,还绑定10户贫困户,优先安排他们就业。 
  “在这里干活,每天走几分钟就到了,有收入还能顾到家里,挺好的。”家住生态园附近的贫困户张传财,除了年底分红,打零工每天还有100多元收入。 
  邓东介绍,为了向游客提供更丰富的游玩体验,公司在山岗上开辟出一片烧烤基地,可容纳200余人烧烤、野炊,亲子游乐场、花海等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建设,还计划购买几节火车皮建主题餐厅…… 
  “我们村以盛亩园生态园为核心,发展热带水果种植,以生态项目为引领,以观光旅游为目标,努力打造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风光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村支书邓如义说。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