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产业报国鉴初心——喻信东的民族晶体振兴之路
  • 发布日期:2019-09-27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许静
  • 审核: 李发兵

  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特别是在一些关键领域的技术创新,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必须依靠自力更生、自主创新。
  随着电子信息化的迅猛发展,被称为电子信息产业之“盐”的晶振行业,也曾频频遭遇“卡脖子”之痛。泰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喻信东,立志用一己之力撑起民族晶体工业的大旗。他卧薪尝胆十余年,打造了随州首个主板上市企业,带领民族晶体产业走上了世界一流的博弈舞台。
  从无到有,“吃螃蟹”敢为天下先
  喻信东进入晶体行业是一个偶然。
  15年前,刚刚下海创业的喻信东因一个偶然的机会,拿到了一家世界500强公司的晶体销售资质,建立了国内经销商的关系。
  合作的条件十分苛刻,处处受制于人。国外厂商可能说断货就断货,国内下游企业受制于人,供货紧张时随时面临停产。这让喻信东深刻体会到,民族制造业受制于人的“卡脖子”之痛。
  喻信东介绍,当时TF系列小型号的晶体全球只有这家外国工厂生产,所有的用户都要看它的脸色,国内手机厂、电表厂停产待料的事常有发生,中国的IT、智能电表、军工等诸多产业都受制于它。
  喻信东进入晶体行业也有必然。
  他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机械专业,非常清楚晶体是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元器件,其重要性不言自明。年轻的他一腔热血,下定决心,自己开工厂生产晶体,让中国的晶体行业不再受制于国外。
  2005年,他回到家乡随州投资创建了泰晶科技。在一个人才、资源、产业配套相对匮乏的地方,开始了十余年卧薪尝胆之路,叫出了“锤炼民族精品、打造世界品牌”的铮铮誓言。
  独创独有,科技创新掌握主动权
  从成立到主板上市,泰晶只用了11年。从名不见经传到进入世界前十,泰晶只用了12年。
  她的发展速度、产业规模、创新能力、核心竞争力,让行业为之惊叹。
  民营企业的发展,极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家的战略眼光。作为泰晶的“舵手”,喻信东始终坚信:抓科技创新,不能等待观望,不可亦步亦趋,必须只争朝夕。
  泰晶初创时期,国内晶体行业刚刚起步,技术、人才等方方面面十分匮乏。晶体的核心制造设备在国内尚为空白,发展举步维艰。
  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只有靠自己。喻信东和工人们一道边学、边琢磨、边制作,从手工、半手工半自动化模式艰难起步,维系客户。
  泰晶重视人才和创新,在行业内颇有名气。大家都知道喻信东敢想、敢干,为了招揽人才,他将自己的宿舍腾出来,因为重视人才,他重金奖励技术人员,在企业营造了以创新谋发展的浓厚氛围。
  在他们的努力下,一批国内外顶尖专家齐聚泰晶,建立了完善的人才引进、培养、激励机制,形成了基层研发人员、资深技术骨干、核心研发团队三级梯队研发队伍。
  泰晶强起来的过程,就是不断打破设备、产品、工艺的技术壁垒,打破垄断,走向国际化舞台的过程。
  设备研发是泰晶的一大“杀手锏”。从成立之初,泰晶就将设备研发作为创新的一个重点,紧抓不放。2018年初,泰晶与武汉理工大学合作研发的重要关键设备,打破了国际垄断,这是泰晶在关键设备上的又一大突破。
  设备的自主可控,让泰晶在生产工艺升级创新、产品创新等方面,牢牢掌握了主动权。自主研发的工装冶具和机器近1000个品种、数千台套。
  多年来持续创新,泰晶保持了行业最前沿的生产技术。在生产工艺技术方面,实现了多项技术突破。开发利用高频SMD微型产品的离子刻蚀、真空轮焊等关键技术,并拓展应用于微型片式音叉晶体,成为全球极少数可以生产该产品的企业之一,实现SMD微型产品高、低频全域的量产。
  近期,泰晶填补了行业内MEMS工艺加工高频晶片的空白,打破了国外厂家在新工艺领域的技术封锁,为发展微型化产品打下坚实基础,适应5G时代和高科技产品的需要。
  2012年,喻信东荣获全国电子信息行业优秀创新企业家称号;作为国家电子行业标准《10kHZ 200kHZ音叉石英晶体元件的测试方法和标准值》的起草人之一;2016年,他入选国家科技创新创业人才;2017年,他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业领军人才。
  蓄势待发,民族晶体大有作为
  十年磨一剑,蓄势待发时。喻信东对泰晶的现在和未来信心满满。
  9月中旬,每天晚上泰华园区的车间都是灯火通明。“目前的订单处于饱和状态。”喻信东说,现在的泰晶在自主可控、国产替代应用上迎来了发展机遇。
  十余年坚持不辍的创新动力,资本市场带来的澎湃活力,专注晶体的工匠精神,让现在的泰晶每时每刻都可能发生裂变式的变化。
  泰华园区用5年时间,月产能从500万只扩张到1.38亿只,在公开披露的信息中,成为世界晶体行业单体车间中规模名列前茅的企业,让国际国内通讯巨头纷纷侧目。
  规模越来越大,产品的尺寸却越来越精巧。泰晶科技研发技术总监孙晓明介绍,“微型化、片式化是发展方向,泰晶通过多年超前布局,已经走在了产业前沿。”
  “只要一颗种子,就能在泰晶迅速长成森林。”这是喻信东对泰晶新产品推出的速度和研发能力的超强自信。从最初的3225到国内空白的1612量产,泰晶的微型化的高端产品家族越来越大,目前小型号的1210型号产品也进入了研发阶段。
  2016年9月主板上市之前,喻信东就做好两手准备,不管企业上市能否成功,都要调整战略布局,向高端市场进军,为未来市场储备战斗力。
  3年时间,泰晶用一系列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向世界宣告:我们准备好了!市场的反应是最好的答案。泰晶的客户从过去消费类电子为主要市场的格局,迅速进入通讯、智能穿戴、机器人、无人飞机、无人驾驶等高质量电子元器件的应用领域,全球一线的通讯企业纷至沓来,与泰晶开始深度合作。
  “我们生产的晶体能够受到世界一流客户的青睐,这在过去想都不敢想!”喻信东十分激动地说,我们离振兴民族晶体的梦想大大前进了一步。
  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喻信东却认为这为民族晶体崛起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泰晶将抓住这个机遇,乘势而上,让泰晶再次实现裂变。
  今年初,泰晶再次调整创新和人才策略,在深圳新设由董事长直管的战略性人力资源机构,在全球范围内不惜代价物色行业顶尖人才。在日本设立代表处,贴近人才和技术集中的地方,开展国际化业务合作。强化泰晶科技武汉研究院建设,深度地与省内外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开展人才、技术、产业的合作,孵化关联产业,布局未来新的成长点。
  以不变的创新应对市场的瞬息万变。喻信东说,泰晶将在民族晶体振兴的路上继续阔步前行。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