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大洪山风景名胜区客运索道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有关信息公示(第一次)
  • 发布日期:2017-08-30
  • 信息来源:市环保局
  • 编辑:admin
  • 审核: 李发兵

  大洪山风景名胜区客运索道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有关信息公示(第一次)
  一、建设项目名称
  大洪山风景名胜区客运索道项目
  二、项目概况
  (1)建设项目情况简述
  大洪山风景区的外部交通条件较为便利,有数条高速公路通过景区北部的S333省道可直达景区。目前,S333省道上分别有长岗、土门两个出入口与景区相连。其中,长岗出入口是大洪山景区的交通主入口,景区的游客中心、管理用房就设在长岗镇。长岗—灵关垭—南风垭—大垭— 土门—S333省道—长岗,构成了景区与外部公路连接的交通外环线。另外,景区还有旅游交通内环线,即:灵官垭—白龙池—两王洞—筱泉洞—洪山寺—大垭—南风垭—灵官垭,该内环线将景区内除主峰外的位于中山和低山的主要景点连接在一起。内环线为公路,长度约20公里。
  内环线现有公路路面较窄、破损较为严重、缺乏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局部路段特别是从南风垭到洪山寺的一段,坡陡弯急,通行不畅,如遇雨雪等恶劣天气,则无法通行,游客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同时由于内环线距离长,高差大,游客耗费在交通上时间较长,真正在景点游览的时间变少,游览极为不便;另外,由于缺乏快捷的交通工具,遇到森林火灾、山体塌方、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则救援人员和工具无法快速到达灾害现场进行紧急救援。或者一旦发生游客身体不适或晕倒等突发状况,也无法进行紧急救治,类似这种应急能力不佳。缺乏系统性的内部交通组织已成为制约大洪山旅游发展的瓶颈。随州大洪山旅业发展有限公司根据《大洪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大洪山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2013-2030)》,拟建设大洪山风景名胜区客运索道。
  (2)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
  项目建设包括索道工程与配套设施工程两部分。其中索道工程包括驱动站、迂回站、线路设备、电器设备与支架;配套设施工程包括供电路线、供水管线、通信线路、游客集散场和管理用房。上站建筑面积700m2,下站建筑面积2300m2,线路支架建筑面积400m2。索道线路从洪山寺北侧的竹林湾到景区的交通枢纽灵关垭,线路水平距离为1658m,线路高差为261m。索道型式为单线循环脱挂抱索器8 人车厢式索道。
  索道建成以后,可有效解决大洪山景区内部的交通问题。游客从索道下站竹林湾乘索道4.8min 就可到达索道上站灵关垭,大大节省游人在这两个景区之间的交通时间和体力消耗,使其保持充沛的体力在景区尽情游览。
  (3)项目主要环境影响及污染防治措施
  主要环境影响包括:景区工程建设会使植被受到破坏,景观受到一定的影响;在施工期及营运期的前几年会产生一定的水土流失现象;项目建成后,游客的增多会增加景区的生态环境压力,带来一定的废气、污水、噪声及固废排放。
  工程项目设计上与景区现有景观相协调,做好施工计划安排,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施工,施工破坏的植被尽快恢复,并做好边坡防护,以减轻水土流失等。项目产生的废水、废气、噪声及固废等进行有效治理,增加景区的绿化,做好景区水体及生态环境的保护等,做到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
  三、建设单位名称和联系方式
  单位名称:随州大洪山旅业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赵辉
 
  邮箱:358517157@qq.com
  四、承担评价工作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名称和联系方式
  单位名称:湖北景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联 系 人:吴兴东
  联系电话:0722-3325059  
  五、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和主要工作内容
   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主要工作为研究有关文件,进行初步的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筛选重点评价项目,确定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第二阶段为正式工作阶段,其主要工作为进一步做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并进行环境现状评价和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第三阶段为报告书编制阶段,其主要工作为汇总、分析第二阶段工作所得的各种资料、数据,给出结论,完成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
  根据本项目工程重点及环境保护需要,本次评价拟设置以下主要专题:
  (1)建设地区环境现状调查和监测;
  (2)工程分析;
  (3)生态及景观影响评价;
  (4)废水、废气、噪声等环境影响评价;
  (5)项目生态保护措施及污染控制措施论证。
  六、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
  为听取社会各界对项目有关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特将本项目公告,征求公众宝贵的想法和建议。并回馈到工程设计建设中。主要征求内容如下:
  (1)公众对建设项目所在地目前的环境质量(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声环境、生态环境等)是否满意。
  (2)公众对本项目了解情况及反映。
  (3)公众对项目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的看法。
  (4)公众了解本项目概况后,公众对本项目环境影响的认识。
  (5)对拟建项目的了解程度及所持的态度。如果反对,则提出主要的反对意见;
  (6)公众认为拟建项目将会产生哪些积极的和负面的影响。
  (7)公众对拟建项目影响范围内环境问题及保护措施的意见。
  七、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
  此次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工作,采取发放调查表和网上公众调查两种形式,调查以代表性和随机性相结合。希望公众在对项目的环境影响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公众也可通过电话、信函、电子邮件等方式,向建设单位提交书面意见或电话反映。

                           发布单位:随州大洪山旅业发展有限公司

2017年8月6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