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洛阳香菇基地重建走环保节能路
  • 发布日期:2016-12-12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admin
  • 审核: 李发兵

    12月6日,曾都区洛阳镇受灾香菇基地恢复重建工作正有序推进,280多亩香菇基地上新建的大棚,在冬日的阳光下熠熠闪光,基地中间新建的灭菌场,安装了一个12.5米长、2.4米高的节能环保一体化杀菌设备。据洛阳镇富民蘑菇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省科技特派员严贤涛介绍,该杀菌设备一日一夜能蒸1.3万袋香菇筒,耗煤750公斤左右,煤价700多元,而以往烧柴需8000公斤左右,柴价3500多元,新装节能环保杀菌设备比以往节能4/5,减少了对周围生态的破坏,使香菇生产走上节能环保的标准化、规范化之路。
    生产车间外,杂木屑堆积如山,正准备装袋,进入下一个工序;灭菌场右侧,新建的一排平房内,5000多筒新制的袋料香菇,已点菌种,整齐排列在搁架上。菇农的香菇致富梦又在山乡开始“发芽”。12月1日,华中农业大学教授、省食用菌协会会长边银丙带着他的科研团队再次来到洛阳,看到香菇基地重建迅速,他鼓励富民蘑菇合作社带领菇民转型升级,走节能环保和标准化、规范化之路,为全省香菇标准化生产起示范带动作用。
    据悉,今年7月20日、29日水灾之后,该镇富民蘑菇合作社邀请省、市、区科协领导、省食用菌协会专家教授,来到洛阳查看灾情,进行了现场“科技扶贫”。华农大菌种中心向合作社赠送了400袋猴头菇菌种,如今这400袋猴头菇菌种已结硕果,并参加了今年10日28日的武汉农博会,合作社带去的几百斤猴头菇被一抢而空,均价卖到15元一斤。社员们说,新品种、新节能环保设备让香菇基地重建有了坚实的支撑,大家对香菇生产提档升级充满信心。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