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大型古典乐舞《编钟乐舞》在随演出
  • 发布时间:2022-11-16 08:29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黄振忠
  • 审核:杨文明
打印


  

11月15日晚,来随参加2022年随州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的嘉宾在神农大剧院欣赏大型古典乐舞《编钟乐舞》。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徐斌摄)
  随州日报讯(全媒记者张琴、见习记者钟金辉)11月15日晚,神农大剧院里钟鼓齐鸣,乐舞飞扬,由湖北省歌舞剧院编演的大型古典乐舞《编钟乐舞》在此上演,呈现一场震撼人心的视听文化盛宴。
  1978年,在随州擂鼓墩出土了具有鲜明楚文化特色的曾侯乙编钟、编磬等大批古乐器,它们距今已有两千四百多年的历史。曾侯乙编钟音域宽广,音色优美,是我国已知最早具有十二半音音阶关系的一套完整的定调乐器,它高超的铸造技艺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之为“古代文明的一朵奇葩”。作为国之重器,编钟近年来频频在重大外交、文化交流场合亮相。首演于1983年的《编钟乐舞》是受曾侯乙墓出土编钟的启示进行创作的,先后出访过近百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保留节目。
  《编钟乐舞》共分为“千古绝响”“乐舞阡陌”“八音合鸣”“楚韵千秋”四个篇章,由古乐歌《荆楚雄风》、钟磬鼓乐《金石之声》、祭祀乐舞《迎神》、古诗词歌《关雎》、土风舞《山猎》、农事组舞《采桑·耕耘》、古乐《八音合鸣》、武舞《演兵》、房中乐(越人歌、细腰、忼慷歌)、大飨礼《楚宫宴乐》共10个部分组成。
  全剧以楚史和楚文化为依据,以伟大诗人屈原的爱国主义思想为核心,以歌、乐、舞结合的艺术形式,将曾侯乙墓葬出土的编钟、编磬、建鼓等数十种古乐器仿制品同台演奏,以八音和鸣重奏千古绝唱,辉煌呈现了古代楚国文化艺术、风俗民情、祭祀、农事、征战及宫廷宴乐等情景,把古代荆楚文化的艺术魅力和盛楚乐章艺术化再现于舞台之上。
  出席2022年随州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的各界嘉宾,市委常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领导同志等共同观看了演出。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