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灵芝“仙草”绽放“致富花”
  • 发布时间:2022-08-29 08:22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黄振忠
  • 审核:李发兵
打印

一株株成熟的灵芝灿若红霞,一片片即将丰收的稻田绿中泛黄。8月28日,走进随县均川镇包家巷村,处处是丰收的色彩。
  来到包家巷的灵芝种植基地,280个大棚沿着一条清澈见底的河流,高低错落地分布在青山绿水之间,孕育出品质上乘的灵芝“仙草”,成为当地群众的“致富花”。
  包家巷村位于均川镇西南,物产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该村采用“村集体+村干部+党员代表”模式,成立了包家巷村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充分发挥林地和水资源等优势,大力发展油茶、紫草种植和黄骨鱼、小龙虾养殖等,带动群众增收,壮大集体经济,以绿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去年,该村经过考察,吸引随县瑞芝灵芝种植专业合作社投资近200万元,建设用地40亩的灵芝种植基地。该基地种植的是药用灵芝,包括赤芝和韩芝两个品种,采取订单种植模式,出口日本、韩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主要用来制作高端保健品。基地负责人刘武算了一笔账:40亩灵芝大棚,年产值约180万元。每个大棚一次种植收获两年,可实现利润近200万元。
  灵芝基地带动周边群众通过土地流转、务工等方式实现增收。“家属在外地打工,我在家门口务工,不仅可以照顾家里,还能有一份比较稳定的收入。”47岁的陈纯清长年在灵芝基地打工,从事装袋、接种、浇水、采摘等工作,年增收1万余元。
  刘武介绍,高峰时期,每天有50余人在基地务工。目前,已经有80余名周边群众在基地务工创收,累计用工支出近80万元。
  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2021年,包家巷村投入50万元,修建了休闲广场,让村民茶余饭后有了健身、娱乐的好去处。
  该村村委会主任包华东表示,下一步,将围绕生态宜居发展理念,以乡村合作公司为依托,继续发展灵芝种植等绿色产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不断提升包家巷村的环境面貌和综合实力。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