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山旮旯”变成“聚宝盆” ——探访广水市长岭镇泉水村乡村振兴之路
  • 发布时间:2021-08-05 09:25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黄振忠
  • 审核:李发兵
打印







  

天蓝、水清、树茂、花美。日前,记者走进广水市长岭镇泉水村,但见整个村子被绿色环抱,蓝瓦白墙掩映其间,柏油路上车辆穿行,田间地头游客连绵……目之所及皆是美丽,心之所感都是幸福。
  泉水村位于长岭镇东北部,徐家河水库上游,人称“山旮旯”,曾是广水市51个重点贫困村之一。近年来,该村通过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昔日的“山旮旯”,如今蜕变成名副其实的“聚宝盆”。先后荣获全省“绿色示范乡村”“十大荆楚最美乡村”提名奖。
  泉水村缘何从一个重点贫困村变成山清水秀的美丽乡村,其奥秘何在?8月2日,记者来到泉水村进行了实地探访。
  “搬运不用抬,出门不湿鞋;昔日山旮旯,如今美起来。”行走在泉水村的通村水泥道路上,映入眼帘的是山上茂林叠嶂,库中碧波荡漾,园里果树飘香。村民李坤运告诉记者:“以前,进出村道路是崎岖不平的山间小路,摩托车都难骑,现在水泥路铺通了,大小车子都开得进来,村民出行也方便了。”
  穿梭于泉水村的村庄田野,映入眼帘的是,错落有致的新居规划有序,特色产业“遍地开花”……“这几年,村里引进扶贫产业,我们不仅脱了贫,还实现了稳定增收,日子越过越红火,郝书记功不可没。”谈到现在的幸福生活,村民李文和告诉记者。
  李文和说到的“郝书记”,就是广水市财政局驻泉水村“第一书记”郝旭东。2017年8月,时任广水市财政局农村财政管理局副局长的郝旭东被组织选派担任泉水村驻村“第一书记”。驻村以来,他和村“两委”干部一道,发挥扶贫产业引领作用,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因地制宜开展“造血式”扶贫,脱贫群众的小康路越走越宽,昔日的贫困村焕发出无限生机与活力。
  2018年11月,泉水村“两委”换届,郝旭东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没想到会全票当选村支书,每一票都是村民的信任,更是责任。”郝旭东感慨地说。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郝旭东坚持夯实党建硬功夫,建立机制硬规矩。3年间,他下田头、访农户、引企业,带头签订脱贫攻坚责任状,带头抓学习促提升,建立了“逢事必议”公开机制、产业扶贫激励机制、“厕所革命”和垃圾处理奖励机制、“最美泉水人”评选评价机制等。
  郝旭东说:“只有打扫干净自家屋子,才能吸引远方的客人。”近年来,泉水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设施齐全,环境优美,已建成了月季花海40亩、红梅花海30亩。栽植2万平方米绿化带和2万株风景树,安装了180盏太阳能路灯,美化了3个村级自然湾,建立了垃圾清运的长效机制……
  来到邱家湾记者看到,一群小孩在文化广场上嬉戏玩耍,篮球场上少年“激战”正酣。村民李坤运说:“现在走进泉水村好像走进了公园,村子干净整洁,文体设施齐全,晚上在文化广场上跳舞、来休闲旅游的人很多,热闹得很。”
  “近年来,村‘两委’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积极与华中农业大学建立有效对接,其规划打造的‘泉水花韵’田园综合体,作为该校科研、试验、学生实训基地。同时,积极整合财政项目资金1800万元,撬动社会资金3500多万元,支持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发展。”郝旭东告诉记者,泉水村依托优质的山水资源,先后引进泉韵运营管理公司、泉裕旅游开发公司、传奇园艺、光伏发电、湖北大自然有限公司、财进原生态养殖有限公司等10家龙头企业,流转土地3500亩,使300多户村民出租土地收租金,入股合作社分股金,公司打工赚薪金。
  美丽乡村建设,促进了乡村旅游业的蓬勃兴起。全村建起高标准农家乐4家,今年以来已接待游客10万余人,直接拉动村民创收300多万元。
  走进传奇园艺多肉植物种植基地,但见七彩斑斓的多肉植物竞相生长。圆嘟嘟的身体、小巧的外形、丰富的色彩,让人喜爱有加。正在基地务工的村民郭家芝告诉记者:“每月近3000元,一年下来,光工资就有3万多块钱。”她说,丈夫患病,孩子上学,自到传奇园艺上班后,就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转型,为全村经济发展注入活力。今年,泉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可达40余万元,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400余人,辐射带动233户村民自主创业致富,通过入股分红、利益联结等方式,户均增收8000余元。
  “泉水叮咚泉水叮咚响,跳下了山岗走过了草地来到我身旁……”伴随着欢快愉悦的歌声,勤劳朴实的泉水人正在希望的田野上播种幸福。记者看到,泉水村的乡村振兴之路就在脚下,强村富民的“小康梦”指日可待!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