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守住金融风险的底线
  • 发布日期:2019-01-11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黄振忠
  • 审核: 李发兵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维护金融安全,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件带有战略性、根本性的大事。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不仅是经济金融工作的内在要求,也是一项关乎国家安全和稳定发展的政治使命。
  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要求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加强协调监管,避免监管真空。当前形势下,金融监管面临的挑战很多,既有金融机构混业经营与分业监管这种发展中的矛盾,一些金融机构和企业利用监管空白或缺陷“打擦边球”,理财业务多层嵌套,资产负债期限错配;也有互联网等新技术引入后,金融产品复杂性激增所带来的信息不透明问题,部分互联网企业以普惠金融为名,行庞氏骗局之实,线上线下非法集资多发,交易场所乱批滥设,极易诱发跨区域群体性事件。上述多重因素共同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监管效率,甚至可能引发监管套利和市场混乱。在此背景下,今年以来,监管层频频发力。银监会的“三三四”大检查,证监会对涉嫌内幕交易案的严肃处理,保监会对损害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保持监管高压态势、推进“亮剑行动”,监管层部门重拳出击,整治金融乱象。与此同时,协调监管深度推进。
  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优化结构,完善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产品体系,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金融业要通过深化金融改革,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比如,加快推进大型商业银行战略布局调整,建立健全现代金融企业制度,优化金融机构内部治理。同时,进一步优化融资结构,积极规范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比例,大力发展股权融资,推进债券市场健康发展,增强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功能,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在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要求实体经济不断强化自身发展,优化结构,转型升级。当前,实体经济存在要素价格扭曲,僵尸企业利润低、风险大等问题,这也是资金“脱实向虚”的一部分原因。因此,在要求金融业深化改革,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的同时,也要推动企业改革与银行改革同步进行,从借贷两侧共同强化预算约束;同时,营造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通过创新引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