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攻城拔寨奔小康——广水市打好打赢“三大攻坚战”的路径
  • 发布日期:2018-12-06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黄振忠
  • 审核: 黄振忠

  3.9万人脱贫出列,430多名“河长”巡河值守,督办注销非法集资安全隐患企业4家……
  今年以来,广水市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污染防治、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三大攻坚战,聚焦、聚神、聚力,作出一系列补短板、强弱项的决策部署,各项建设如火如荼。

 

多措并举突出精准精细推进脱贫攻
  

    “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作为‘一号工程’‘一把手工程’来抓;以决战决胜、攻坚拔寨的勇气,下足‘绣花’功夫,突出精准精细,让脱贫攻坚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广水市委书记黄继军语气坚定地说。
  广水市属插花贫困县市,2014年该市有建档立卡贫困村51个,贫困人口71629人,其中深度贫困村6个、贫困人口1635人。2017年底,该市存量贫困人口减少到33587人,贫困村减少至28个,贫困发生率由9.1%下降到4.2%。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多项扶贫工程硕果累累,凸显了该市脱贫攻坚“组合拳”的精准有力。
  产业发展是脱贫之本、富民之基。
  产业帮到户,致富有门路。近年来,该市坚持兴产业、拔穷根,按照每个镇办有1个以上规模产业、每个贫困村有1个以上产业链品类、每个贫困户有增收渠道的目标,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以产业扶贫构筑脱贫长效机制,增强脱贫“硬支撑”。
  要“输血”更要“造血”。该市多途径发展脱贫产业,促进贫困户脱贫。该市念好“种、养、加、工、融”五字诀,通过支持促动、帮扶促动、市场促动、企业促动“四种模式”,大力发展油茶、蔬菜、茶叶、多肉植物、畜禽、食用菌等特色产业。目前,该市已发展油茶17万亩、蔬菜21万亩、茶叶3.1万亩、红栀子8000亩、红心猕猴桃5000亩。
  扶贫济困,金融同行。该市针对贫困户有发展意愿、无资金投入的现实,设立风险补偿金1862万元,与农商行、邮储行、工商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向4258个贫困户放贷1.25亿元。
  2015年以来,该市建设光伏扶贫电站339座,总投资3.712亿元,总装机41.365兆瓦,其中村级光伏扶贫电站338座,总投资2.312亿元,总装机21.365兆瓦;集中式光伏扶贫电站1座,投资1.4亿元,装机20兆瓦。
  教育扶贫是消除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手段。
  “扶贫助学,功在当代,利在千秋。”2018年春季,该市对在籍在校的8719名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进行全覆盖资助,共发放资金977.914万元。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2015以来,该市共落实各类困难家庭学生资助资金6467万元,惠及贫困学子32374人次;免除3523名普通高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费298万元;落实生源地贷款3663笔、2930万元。
  一人难挑千斤担,众人能移万座山。该市建立“政府主导、教育牵头、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扶贫助学长效机制,积极开展各类助学活动,保障贫困学子“同在蓝天下,人人有书读”。
  2017年,该市协调58位企业家结对帮扶贫困学生127名,连续举办11届“圆梦行动”,募集社会助学资金500余万元。今年8月,该市联系武大优秀企业家联盟慈善基金会发放助学资金22万余元,发动广水在外爱心人士捐资41万元。该市泛海助学项目资助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大学新生509名、254.5万元。
    健全资助政策体系,提升贫困户就业技能。该市依托正路职校、巾帼月嫂培训学校等,为贫困户提供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就业再就业培训。
  健康扶贫是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一环。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该市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7755户,其中因病致贫的有18540户、46985人,占总贫困户67%。
  健康扶贫到村到户,精准帮扶为民富民。近年来,该市先后印发宣传资料25万余份,在医院、广场等人流聚集地宣传健康扶贫优惠政策。制定《广水市健康扶贫“三个一批”行动方案》,坚持“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签约服务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组织各级医院建立贫困人口绿色通道,对农村贫困人口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服务。
  改善住院环境,优化收费标准。该市积极改造市镇医院,加强“五化”村级卫生室建设,2017年以来已新建、改建村级卫生室299个。同时为每名贫困人口购买200元大病补充保险,让大病患者个人年度自付医疗费用不超过5000元。
  健全医疗救助体系,消除因病致贫返贫。该市构建了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大病补充保险、大病救助“四位一体”医疗保障体系,筹资843万元为贫困人口购买大病保险,出资1295万元为贫困人口购买大病补充医疗保险。
  2017年,该市为贫困人口报销基本医疗费用13127万元,年底又安排1108万元对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低于85%的贫困对象实行二次补偿。
  该市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严格把控脱贫攻坚战的各个环节。先后拨付资金2383万元,用于易地扶贫搬迁征地。拨付资金1500万元,建立扶贫贷风险保障机制。统筹安排保障房专项资金3141万元,棚户区改造建设1303套住房,安置910户。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店200多个,解决800多人就业,完成交易额5000多万元,带动贫困户4000多户。

 

多管齐下加强污染防治筑牢生态屏障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该市始终把打造良好生态环境作为重要民生,聚焦聚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全面建设生态宜居广水,大力培植绿色生态优势,广水的鄂北生态屏障地位进一步巩固提升。
  水清如镜,守护“一池清水”。
  完善水利,改善民生。该市结合“五城同创”,围绕“一河两岸”,投资12亿元治理徐家河库区生态环境,投资20多亿元推进护城河河道清淤、黑臭水体治理、生态修复等建设,改善“母亲河”的水质环境。
  建饮水工程,创和谐广水。该市先后完成7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标准化建设,6万多亩水库生态保护、恢复建设以及印台山文化生态园建设,打造出“一园九景”的城市景观和“千岛湖”的美丽壮景。
  治理污水、消除积水、抵御洪水、安全饮水、高效节水。该市已关停采砂点23家,关停搬迁大型养殖场32家,从源头上堵死污染源。加强城镇污水管网设施建设,将38处生活污水源接入污水管网。目前,该市应山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已完成建设,日处理污水能力达5万吨。
  水清景美齐行动,人水和谐河长治。该市全面落实“河长制”,设立市级河长10名、镇级河长87名、村级管理员349名,实行市级河长“两月一巡”、镇级河长“一天一督”、村级管理员“一天一巡”的巡河制度,并将水库纳入河长制管理,设库长202名,齐抓共管,努力让河流湖泊碧水长流。
  碧空如洗,守望“一片蓝天”。
  该市围绕“调结构、治点源、控面源”三个重点领域,深入实施“责任压实、精准施策、监督考核”三项工作措施,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切实打好“蓝天保卫战”。
  工业废气治理是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难点。该市实施重点行业环保设施升级改造和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全面推行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审核,实现了达标排放。
  该市限产停产15家涉气企业,关闭取缔3家烟(粉)尘排放企业,回收治理43家加油站油气。该市出台《广水市工业企业污染达标评估工作方案(2017年-2020年)》,投入7000多万元,严控涉气工业企业达标排放,升级改造多家企业的环保设施。
  合力保卫蓝天,共筑美丽家园。该市加强机动车污染防治,全面推行秸秆禁烧,开展燃煤锅炉专项整治,淘汰2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74台,淘汰黄标车1093台,印发秸秆禁烧宣传资料37.5万份。
  2017年,该市应山城区空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为78微克/立方米,PM2.5平均浓度为51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例为78.2%,均优于随州市考核目标要求。截至今年5月份,该市优良天数同比上升10.4个百分点,PM2.5下降15.9%。
  寸土必“争”,守卫“一方净土”。
  全民共治、源头防治。该市深入开展污染防治“大调研、大走访、大问计”,对收集到的问题实行“清单制、责任制、限时制、销号制”管理,持续改善生态环境。2017年,该市处置污泥5448吨、转移医疗废物157.25吨、工业危险废物0.8吨。
  矿山开采是面源污染的重要来源。今年以来,该市国土资源局先后深入李店镇、十里街道办事处等地查处非法开采行为,在多个开采地设置水泥墩路障、树立警示牌,取缔关停环保不达标矿山5家。
  该市围绕“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要求,深入推进城乡生活垃圾治理,建设区域性垃圾填埋场19个,拆除敞口式垃圾池572个,垃圾设施覆盖了所有村(社区)。
  增加林草覆盖,治理水土流失。该市大规模开展植绿、增绿行动,形成了“生态林海”“万顷绿浪”,投资6000多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多万亩,项目区植被覆盖率提高5.81%。

 

多方合力化解防范风险夯实安全底盘
 

  “三大攻坚战是讲政治之战、促发展之战、惠民生之战。”广水市长田涛铿锵有力地说。
  近年来,该市全力化解金融风险、社会风险、公共安全风险等重大风险,确保城市安定、百姓安心。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险。
  “珍惜一生血汗,远离非法集资。”“天上不会掉馅饼,一夜暴富是陷阱”……在该市的各个镇办,遍布着这样通俗生动的警示标语,它时刻提醒着广大群众远离传销、非法集资等金融陷阱,保护好自己的家庭财产。
  “进银行、进街道、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近年来,该市持续开展防范非法集资等金融风险宣传教育,不断扩大防范金融风险的社会影响力和宣传覆盖面。
  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该市成立“广水市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指挥部”,建立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长效运行机制,先后妥善处理了“合信金融”等涉金融类信访事件和“善林金融”等涉金融类案件,成功化解湖北德润锂电池有限公司、湖北永益金属地板有限公司等公司债务风险。
  11月23日,该市公安局协助安徽省警方捣毁了一个涉嫌网络诈骗窝点,抓获团伙成员数十名,缴获数十台作案用电脑,查封了相关文档资料。目前,该市全面排查各类金融机构,督办注销 4家、列入经营异常名录5家、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7家、立案调查2家。
  防范化解社会风险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中基础性、根本性、保障性的工作任务。该市坚持“一盘棋”大局观,统筹推进、大力开展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做好意识形态、民族宗教、信访维稳等重点工作,有效防控了各类社会风险。
  主动防范社会风险。该市加强对党政机关、治安复杂区域、核心敏感部位和人员密集场所的巡逻防控,提升社会面治安掌控能力。建立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积极防范化解暴恐、个人极端等重大突发事件。9月26日,该市公安局与广水火车站派出所、武胜关镇卫生院共同在广水火车站举行了联合反恐演练。
  完善治安防控体系。近年来,该市大力提升信息化、智能化防控水平。对学校、电力、电信设施及输油气管道等重点区域开展滚动排查整治,排查铁路沿线安全隐患,确保重点部位、重要设施安全。同时,加强了汽车站、火车站、商圈等人员密集场所的防控。
  全面加大监管力度。该市督促运输企业健全落实经营许可、货物运输实名登记等制度,督促寄递物流企业落实收寄验视、实名收寄、过机安检“三个100%”制度。开展“盗抢骗”“枪爆”“黄赌毒”专项整治行动,严打电信网络诈骗、非法集资、“两抢一盗”、黑恶势力犯罪等突出违法行为,严防极端暴力事件发生。
  公共安全,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该市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突出重点、标本兼治,有效防范化解管控了公共安全风险。
  近年来,该市不断推进高层建筑、电气火灾综合治理、冬春火灾防控等专项行动,分类摸底、全面排查违规场所和火灾高风险场所,做好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工作。10月18日,该市组织城郊街道办事处应台中心小学师生开展防火、防震、防踩踏逃生演练。
  该市深入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集中整治夜间违规运行、超速行驶、疲劳驾驶等违法行为。国庆节前,该市交警大队投入警力500人次,不定时、不定点,开展酒醉驾查缉专项整治行动,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62起,其中酒后驾驶17起、醉酒驾驶1起。
  此外,该市还多次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同时,全面排查整治工程施工和建筑工地安全隐患,严把安全生产条件准入关,做好建筑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该市充分发挥群众全面参与监督的作用,推出专项举报信息平台。今年以来,该市共收到涉及“三大攻坚战”的有效举报信息100余条,组织力量第一时间核实调查,第一时间公开处理,以雷厉风行的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认可。
  (报道组成员:随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毛传荣特约记者李明清、彭晓华通讯员刘刚、夏雨花、朱青、刘冬)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