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英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我市健康管理服务产业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并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要求“发展健康服务新业态,鼓励发展健康体检、咨询等健康服务,促进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发展,培育一批有特色的健康管理服务产业”。我市以实施健康随州战略为契机,于2019年5月印发《“健康随州2030”行动纲要》(随发〔2019〕8号),对未来10年健康随州建设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实施方案。
一、当前我市健康管理服务产业的现状
一是健康服务新业态初步萌发。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医养结合、中医养生、文化旅游、互联网+健康、健身休闲等,催生健康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在不断丰富传统的健康体检等模式的基础上,不断拓展从出生到死亡等全生命周期全方位的健康服务,比如:月子会所、育婴师、青少年拓展营、健康小屋、健康管理中心、社区照料中心等。
二是多元化市场竞争格局正在实现。据统计,全市参与健康服务业的除养老院、体检中心、民营医院外,还有100余家从事健康服务业的机构,这些机构与公立医疗机构相互补充,提供了社会所需要的第三方服务,满足了不同群体对健康服务的不同需求,多元化的健康服务业态不断呈现。
三是全民健康意识不断增强。2019年全市人均预期寿命达78.65岁,一方面得益于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医保基金保障力度的提升,另一方面也是广大人民群众自我健康意识不断增强,有病早治、无病早防观念深入人心。
四是健康环境建设如火如荼。近年来,全市深入开展“五进五建”活动,推进健康城市、健康乡村以及健康社区、健康企业、健康学校等“健康细胞”建设,开展爱国卫生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活动,加大卫生城镇、村(社区)、单位创建、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厕所革命”等力度,城乡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二、健康服务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宣传力度不够。部分群众没有掌握科学的防病治病知识,自我预防定期体检意识不强,只有生病了才到医院去治病,个人及家庭承担大额医疗费用。
二是资源统筹配置不够。政府重点围绕解决老百姓的看病就医问题,配置资源较多,对健康管理服务方面的资源配置不够。
三是在政策支持不够。党委政府对医疗、医药、养老等产业发展出台了政策支持,但在健康管理服务产业方面尚没有系统的优惠政策出台。
三、下一步工作重点
(一)优化多元办医格局
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支持社会力量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推进和实现非营利性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在市场准入、重点专科建设等方面同等待遇。破除社会力量进入医疗领域的不合理限制和隐性壁垒,鼓励社会资本新建、托管、联合办医、公办民营等多种形式投资医疗服务业。到2030年,社会办医疗机构床位数占比达到30%以上。
(二)培育健康服务新业态
积极促进健康与养老、旅游、互联网、健康休闲、食品融合,催生健康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大力发展专业第三方支持服务,引导发展专业的医学检验中心、医学影像中心、病理诊断中心和血液透析中心以及健康管理服务,集中力量发展健康服务产业集群。引进利用可穿戴设备、智能健康电子产品和健康医疗移动服务。规范发展母婴照料服务。以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市为工作基础,逐步建立覆盖机构养老服务、居家养老服务、社区养老服务的医养结合。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签订合作协议,支持医疗机构开展养老服务,支持养老机构开展医疗服务,推进居家老年人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加强养老护理员、育婴师、推拿师、药膳师、中医灸疗师等专业人员培养。
(三)加快发展健身休闲运动产业
进一步优化市场环境,培育多元主体,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健身休闲设施建设、运营。推动公共体育场馆所有权、经营权分离改革,加快开放体育健身资源,创新健身休闲运动项目推广普及方式,进一步完善政府购买体育公共服务的体制机制,打造健身休闲综合服务体。依托社会力量丰富健身休闲服务内容,培养体育消费习惯,支持各类体育社会组织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重点发展山地户外、水上运动、汽摩运动、航空运动、冰雪运动等具有消费引领性的健身休闲项目。推动马拉松、自行车、网球等时尚运动项目健康发展。建设健身休闲运动产业带与集聚区。鼓励各地依托旅游景区、美丽乡村、体育产业集聚区、示范基地等建设一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积极引进全省乃至全国关注度高的赛事,扶持更多具有随州特色的体育品牌赛事做大做强。
(四)促进中医药产业发展
推进中药材生态化标准化种养,支持神农百草药业开展中药饮片加工与本地种植业积极融合,促进中医药与养生养老产业融合,探索中医健康养生养老新模式。促进中医药与旅游产业融合,激发洛阳银杏谷、大洪山、炎帝神农故里、淮河抱朴谷等景区中医药养生游的潜力和优势,打造国内省内知名的中医药健康旅游区。推动健康产品研发,支持二月风、三元土特产、裕国菇粮等土特产加工业加强功能性食品、保健品等健康产品研究开发。开展中医药健身文体活动,搭建中医药文化传播平台,办好中医名医大讲堂,推进中医药健康文化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提高大众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促进中医药与体育产业融合,积极推广具有中医特色的健身活动。
感谢您对全市健康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并欢迎今后提出更多的宝贵意见。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随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
您的浏览器版本太低!
为了更好的浏览体验,建议升级您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