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2018年)对市政协四届二次会议第18049号提案的答复
  • 发布时间:2019-08-21 00:00
  • 信息来源:市卫健委
  • 编辑:admin
  • 审核:系统管理员
打印

申小丽等委员:
  你们提出的《构建政策体系,推进医养结合》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为创新发展我市医养结合模式,我市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充分发挥服务资源优势,积极满足不同群体养老服务需求,在推进医养结合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进展和成效。
  一、出台具体实施方案
  发展医养结合,政策是关键。市政府高度重视医养结合产业发展,高起点谋划制定政策措施,从顶层设计上营造宜养宜医的宽松环境,促进养老服务和医疗卫生融合式发展。2017年,我市出台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随州市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实施方案的通知》(随政办发〔2017〕32号),为全市医养结合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重点。
  二、推动试点发展
  2017年,我市重点建设随州市老年康复护理医院、随州市楚苑生态养老院、随州市大和养老康复中心、随州汇仁养老康复护理中心、曾都区第一社会福利院、曾都区城市社会福利院、随县城市福利院、广水市阳光福利院、双龙老年公寓、国际生态养老公寓等10家医养结合示范机构。
  三、我市实施医养结合途径形式
  1.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民政、卫计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养老服务机构与医疗卫生机构协合作的通知》(随民发〔2017〕21号),全面启动医疗机构与卫生机构的合作共建。要求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含中医医院)与养老机构对口支援、合作共建。各类养老机构与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按照“就近就便、互利互惠”原则,通过购买服务等形式开展协议合作,形成医疗养老联合体,确保入住老年人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治。内设医疗机构的养老机构要与周边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健全急救急诊、预约就诊、双向转诊、定期巡诊、业务指导等合作机制。养老机构内部设立医疗机构,由该医疗机构按照机构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管理,为老年人提供常规医疗卫生服务,医疗机构定期选派业务精通的医生和护士进行指导、监督,并提供相关服务。养老机构不具备设立医疗机构的,由对口医院医生和护士,公布联系方式及服务时间,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的相关标准,为入住老人提供健康服务,建立健康管理档案。
  2.整合农村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资源。探索将村卫生室和村日间互助照料中心联合建设。村卫生室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定期为老人检查身体,指导保健;村日间照料中心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日间休息、休闲娱乐、健身康复等各种服务。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全市共建设“两室联建”点324个,通过共建共享运行,较好解决了农村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的问题,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探索了新路径。
  3.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社区居家老人上门服。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合作,与老年人家庭建立签约服务关系,为社区及居家老年人提供连续性的医疗、康复、护理和健康管理服务。市中医院舜井道社区卫生服务站与舜井道社区老年服务中心签订了医养合作协议,该中心是我市首个“嵌入式”社区微型养老院,由随州市怡家老年服务中心托管。市中医院定期为入住老人开展医疗、健康服务,建立健康档案,同时还对怡家中心的护工定期开展护理知识培训。通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形式,对入住老人和行动不便者开展免费上门诊疗、康复、送药,开设就诊绿色通道等服务。
  4.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医养结合机。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老年康复、护理院等医养结合机构,简化审批手续。
  四、有关政策落实情况
  1.落实养老机构补贴政策。民政主管部门对经许可新建的民办非营利性养老机构按照每张床位1500元,改造及租赁的非营利性养老机构每张床位10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建设补贴;对经许可且正常运营1年以上的民办非营利性养老机构按照收住失能对象每人每年1500元、其他对象每人每年1000元的标准给予运营补贴。近两年,市级福彩公益金拿出近1600万元支持医养结合和养老事业发展。
  2.实施税费优惠政策。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享受国家优惠的税收政策。对符合条件的民办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取得的收入按规定免征企业所得税,自用的房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养老院内专门老年人提供生活照顾的场所免征耕地占用税。对民办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建设免征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对营利性养老机构建设减半征收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养老机构用电、用水、用气按居民生活类价格执行。
  3.举办养老护理员专业培训。2017年,市民政局组织举办了两期养老护理员培训班,全市共100余名护理员参加培训。旨在通过培训,使现有养老服务机构和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养老护理员熟练掌握专业护理知识,达到持证上岗的要求,逐步满足社会化养老服务的需求。
  4.打造养老信息平台。搭建“12349”居家养老信息服务平台,通过“一键通”手机呼叫,信息平台中转诉求,老年人健康信息共享,第三方落地服务四大环节,为老人提供紧急救援、生活帮助、主动关怀等多项服务。
  由于医养结合属新生事物,在全国、全省及我市均处于探索阶段,随着医养结合工作的深入推进,政策保障不足、部门政策衔接不到位、服务能力欠缺,工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凸显。外地的发展经验表明,由于老年人群体健康需求具有多样性、个性化等特点,决定了医养结合必须适应不同层面老年人的需求,探索各种不同的发展模式,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健康养老服务需求。今后,我们将积极争取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的支持,获得财政、医保等方面的政策支撑,及时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推进我市医养结合事业的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