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对市四届人大六次会议第25号建议会办工作的意见
  • 发布时间:2021-11-16 10:23
  • 信息来源: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 编辑: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 审核:黄振忠
打印

市卫健委

现将市四届人大六次会议第25号建议提出的有关关于加强对农村七十岁以上老人生活扶助的建议办理情况函告如下,请综合后一并答复代表。

我局一直关注农村留守老人身心健康,高度重视乡村文化活动开展。

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夯实乡村文化工作硬件基础。近几年来,全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逐步加大,建设力度和中心逐步向基层倾斜,促进城乡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均衡发展。全市41个乡镇文化站全部达标,完成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配套文体广场)功能整合建设997处。市县两级连续多年配套文体广场所需全民健身体育器材设备。各镇均建成1个以上高标准、示范性的村(社区)综合文体广场。各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依托村文化活动室等场所,开设棋牌室、老年电教室等多功能活动场所,配备影视、电脑、乐器、棋牌、健身器材等设施,为基层开展各类文体活动提供硬件支持和物质保障。

加强文化服务宣传,引领传播正能量。一是营造氛围、培育文化因子。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以图案、墙体标语、宣传专栏等多种形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党的方针政策、法制宣传、禁毒宣传、廉政文化、科普知识以及村规民约,一并融入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营造浓郁的广场文化氛围,让广大群众在愉悦的休闲活动中,潜移默化接受熏陶和教育。二是采取召开茶话会、发放宣传材料、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广播等形式加大宣传,使留守老人理解参加文化活动有益于身心健康,让留守老人想文化。三是针对性举办知识讲座、培训班,弘扬传承文化活动,让留守老人会文化。例如,组建腰鼓队、广场舞健身队等,由乡村文化骨干带队培训,并进行健身指导,保障各村常年都有一支文体活动队伍。

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积极丰富文化产品供给。积极开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广场舞展演、送戏下乡、等活动,不断丰富和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全市专业文艺院团2020年进乡村、进社区、进景区演出260场次,演出覆盖全市城乡居民,观看人数20多万人;开展主题快闪活动4场次,组织非遗演出31场(国庆期间4场),举办非遗、文创产品进景区展销活动5场次,观看演出人数2万多人次;利用公众号开展花鼓戏网上展示展演活动30期。各县市区结合本地特色文化资源和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自创、自办具有浓厚乡土气和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如随县吴山镇利用自身石材小镇优势,在该镇石材广场举办了迎中秋、庆国庆文艺演出活动,草店镇配合芍药园旅游优势,举办广场舞比赛,万和镇利用易地搬迁点新建文体广场,举办广场舞大赛。曾都区坚持按照月月有活动,周周有辅导,天天有开放的工作思路,让群众在家门口能够享受文化服务,特别是面向基层单位及群众实施的免费性惠民工程和文艺骨干培训等,一律免费实施,并且严要求、高标准推进。全市各级文旅部门积极组织戏曲编创人员,编排经典老戏,新创传统剧目和现代戏曲,不断充实戏曲进乡村节目内容,提升节目品质。积极开展重阳节日关爱慰问老人活动,送戏进福利院进乡村活动,丰富留守老人精神文化生活。

2021年,我局将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活动为契机,指导各地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特色文化活动,积极开展送戏下乡活动,精准对接留守老人精神文化需求,鼓励各行政村定期组织开展符合村情民情的老年人群众文体活动等,如唱山歌、红歌比赛、门球比赛、健身气功比赛、广场舞比赛、民俗技艺展示等,浓厚老年人文化生活氛围,提高老年人的荣誉感,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各类娱乐项目。积极做好示范引领,鼓励留守老人等广大群众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和自我展示,引导群众创编弘扬文明乡风、脱贫攻坚、建设小康、生态文明、美丽乡村等题材的优质文艺作品,讲好乡村故事,带动乡村两级的老年人文化生活提升档次,提升老年人幸福指数,切实丰富乡村留守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