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全国两会】谁能干就让谁干! 政府工作报告中“揭榜挂帅”释放的创新信号
  • 发布日期:2020-05-27 10:27
  • 信息来源:湖北省政府网
  • 编辑:杨文明
  • 审核: 黄振忠

      一句“揭榜挂帅”,给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平添几分豪气。

在谈到依靠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时,报告指出,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实行重点项目攻关‘揭榜挂帅’,谁能干就让谁干”。

话说得够白,释放的信号也很清晰,就是要千方百计把创新能力搞上去。

信号一:促竞争, 以市场激发活力

“中国号”经济巨轮的“燃料”供给,越来越倚仗科技创新。随着国际形势变化,我国部分产业链供应链受到挤压,一些关键核心技术亟待突破。

一边是“望眼欲穿”,另一边就不能按部就班。

“‘揭榜挂帅’要以重大需求为引导,以解决问题成效为衡量标准,以市场竞争机制激发创新活力。”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院长樊杰说。

重点攻关既集中力量又加大竞争?二者其实并不冲突。相反,用好市场优势,往往配置出更高效的攻关团队。

张榜竞标后,技术突破加快,成本随之下降——科技界这样的案例并不鲜见。一些传统上由大院、大所、大企业“包圆儿”的项目,引入民营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竞争后,更是产生鲶鱼效应,提升整体创新活力。

“揭榜挂帅”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肯定了这一趋势。

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所长徐波说,这是理念上的重大革新。全球创新竞争如此激烈,传统的科研管理方式必须有所回应,“揭榜挂帅”是一个小切口,但有望推动建立一个更开放的创新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微纳制造与系统集成研究中心主任史浩飞说,英雄不问出处,打破重点项目对参与者的身份限制,吸纳全社会有能力的机构和人才参与攻关,不仅提升创新效率,也将培育一批技术尖子和产业尖兵。

信号二:放手脚,让“能者”有责有权

科技创新,关键在人。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

但科学家的手脚,被繁文缛节捆了很久。进一步解开束缚,方能人尽其才。

“揭榜挂帅”,让“能者”脱颖而出是第一步,赋予其充分的自主权,是接下来不可少的制度保障。

“要营造让‘帅’能做主、能调动团队积极性的环境。”樊杰说。

当然,放权不是放任。从开始的设榜、选帅,到中间的监督,再到最后“论功行赏”,都需要完整的系统设计和精细的机制保障。

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郭华东说,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要选出真正有能力、有意愿、有时间的领军人物,让揭榜的人不仅“能干”,还要“能把事情干好”。

全国人大代表、广西科学院合作发展处副处长邓大玉说,配套出台保障机制和考核机制,让挂“帅”的揭榜者心无旁骛、放手去干,干得好有奖,干得差要罚,才能最大程度保证政策效果。

信号三:领风气,创新“只争朝夕”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思想解放带来的创新大潮,创造了一系列中国奇迹。

疫情影响下,经济增长呼唤更多动能,改革创新的需求愈发迫切。作为智慧凝聚的高地,科技界当领风气之先。

在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沈泉看来,“谁能干就让谁干”表现出国家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破除论资排辈“老框框”,不拘一格选人用人的决心。

“从顶层开始营造科研领域风清气正的环境,有利于提高科研和创新效率,对全社会开展创新、创业、创造活动将产生深远影响。”沈泉说。

不等待观望,不亦步亦趋,拿出“只争朝夕”的劲头。互联网时代的“众包”、青年热衷的“斜杠”,正轰轰烈烈助推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全国政协委员、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曾毓群已经在一个重大项目攻关中“揭榜挂帅”。他坦言,责任巨大,压力巨大。

但这种压力中,也正在汇聚着中国创新的巨大动力。(新华社北京5月26日电)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