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农业农村局相关领导带队深入基层一线,就中稻生产、畜禽防疫、产业脱贫等工作开展调研,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农业农村领域重点工作,稳定三农“压舱石”。
稳妥有序推进中稻生产,确保粮食安全。今年来,市农业农村局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通过召开现场会等形式,加快农业新技术推广应用,搭建供种企业、种田大户、加工企业三方之间的联系平台,打通产业链条,做大做强产业。今年全市力争优质稻发展面积达到160万亩,其中推广“双订单”面积50万亩,全力打造“随州香稻”区域公共品牌,带动5000户贫困户增收。
据介绍,4月中下旬以来,全市各地农业农村部门组织农技人员深入一线指导服务,引导粮食生产经营主体、种田大户提供水稻秧苗或育插秧一体化服务工作,初步调查的145家粮食生产经营合作社中稻育秧有序开展,其中育秧面积63%为自用,37%为订单外销。市农业农村局将把保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围绕做大做强“随州香稻”品牌,抓好中稻规模化、标准化种植。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新时代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在广水市蔡河镇楼坊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现场看到,田块基本整理完毕,正在完善排水沟、机耕路等配套工程,确保不误农时。
据介绍,2019年省政府下达我市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15.13万亩,疫情形势向好后,市农业农村局指导各地、各项目区有序复工建设,全力争取在今年5月底前完成建设任务,确保中稻生产不受影响。与此同时,针对2020年省政府下达我市15.84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该局及早谋划,目前正在抓紧开展建设地点勘察等相关前期工作,争取早日上报建设施工方案。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该局将引导各地充分发挥村集体经济组织在代耕代种、农机作业、农田管理等粮食生产服务中的作用,强化利益联结机制,确保粮食生产不受影响。同时,优化种植模式,推广虾稻等高效连作模式。开展粮食深加工,加大副产品利用力度,开发生产稻米油,提取谷维素等保健品,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
香菇产业是我市特色优势产业,受疫情影响,今年全市春栽香菇数量同比有所减少。市农业农村局积极推动香菇产业复工复产,目前,全市香菇生产机械、菌种、辅料等企业全部恢复营业,交易市场恢复交易,截至4月底,已完成干鲜香菇交易量达4.1万吨,香菇销售畅通。香菇加工企业复工率达到100%,产能恢复到90%以上。
针对香菇企业收储资金短缺的情况,市农业农村局会同相关部门积极服务,加大政策支持、开展银企对接等,已解决资金8亿元。下一步,该局将抢抓机遇,用好政策,围绕建设国家级“四大香菇中心”,推进全市香菇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加快培育“随州香菇”国家级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