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
繁
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中国政府网
湖北政府网
登录
|
注册
线下政府信息查询
微博
微信
关注随州政府网
繁體
无障碍阅读
搜索
热门搜索:
公共资源交易
公积金
出国
首页
政府领导
政务关切
随州发布
政府信息公开
政务服务
公众互动
政务新媒体
走进随州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科技管理和项目经费
袁隆平院士团队在曾都开展水稻高产攻关实验
发布日期:2020-04-23
信息来源:
随州日报
编辑:黄振忠
审核: 系统管理员
打印
“喷水稍微高一点,撒土低一点,不要有扬尘……”4月21日,在曾都经济开发区新春村10组的农田里,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水稻栽培专家、袁隆平院士特聘研究员闻蔚宏和高级技术员张鹏,一边教农户下种,一边在本子上记录各种数据。
谷雨过后,曾都区中稻育秧迎来繁忙时节。今年,袁隆平院士主持的超级杂交水稻超高产攻关试验项目,由中植集团中植同惠生物工程(湖北)有限公司承担技术服务、物资准备、联络协调等工作,与随州市、曾都区两级农业农村部门共同负责实施。
该项目自去年启动,中植同惠生物公司运用餐厨垃圾、淤泥、污泥做成有机质,对土壤进行改良。今年引进袁隆平院士的超级杂交水稻“湘两优900”,计划在新春村种植44亩高产攻关试验示范田,争取实现袁隆平院士提出的亩产1200公斤的目标。
该项目育秧过程非常严格,对水、肥、土、种要求很高。一大早,在闻蔚宏和张鹏的指导下,20余名农户在育秧现场忙碌着,撒种、撒有机物、喷水、盖种、盖膜保温……各个环节都严格按照技术方案实施精细化管理。
为何选中新春村为实验点?中植同惠生物公司董事长助理周中华介绍,新春村的水田为“猪油型”土壤,比较适合水稻种植,气候、水源较为合适,交通也便利。
据了解,此次育秧面积共2.2亩,采用旱育秧方式进行,秧苗成活后可供44亩示范基地插种,计划将于5月10日以后开始大田人工移栽,9月25日左右收割水稻。
4月15日,闻蔚宏和张鹏来到随州,将一直工作到水稻收割完毕。他们每天到田间观察记录秧苗、水稻生产情况,记录气象条件等,指导农户开展田间管理,如遇到温度过高、缺水等情况,将指导开展人工降温、人工灌溉等工作。
“目前,曾都的水稻多为一年一季,亩产一般为600至700公斤,我们将不断努力,将每个环节做好,争取达到袁隆平院士的目标,圆满完成示范工作,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新的贡献。”闻蔚宏介绍。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分享到:
上一篇:
品源高端自动化生产线试生产
下一篇:
湖北双利农机:科技强“心”厂小能耐大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随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
放弃
继续访问
您的浏览器版本太低!
为了更好的浏览体验,建议升级您的浏览器!
继续访问
升级IE
安装 Chrome
辅助线
高对比
页面放大
页面缩小
局部放大
语音指读
重置
帮助
关闭
提示:在页面中移动鼠标,此处将突出显示相应文字。
×
繁体
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