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武汉大学两教学科研基地落户我市企业
  • 发布日期:2017-01-17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许静
  • 审核: 系统管理员

    日前,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副主任刘礼堂教授,博士生导师、科技考古研究中心主任张建民教授一行来随,代表武汉大学科技考古研究中心和武汉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与我市文化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并授予曾侯乙编钟编磬文化有限公司 “武汉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教学科研基地”、“武汉大学科技考古研究中心教学科研基地”。
    据悉,之前该企业已与省人社厅共建“省级青铜编钟民间工艺大师传承工作室”。省级民间工艺大师、工艺美术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国家“一钟双音”校音技艺专利获得者项绍清介绍,本次与武汉大学合作,将进一步助力我市编钟文化产业走上发展“快车道”。
    双方将围绕编钟文化的传承与教育这一主题,深入开展合作。举办编钟非遗文化进高校活动,计划将今年5月举办的“武大历史文化节”确定为《武汉大学“编钟”文化节》,开设专场编钟演艺互动节目,邀请我市编钟文化专家在武大定期开设学术讲座,并在校内增设大师传习工作室。同时,双方还将开展学科交叉研究项目,加大编钟金属材料、铸造工艺、音乐性能等方面学术研究,联合申报国家、省级科研课题;实施人才定向培养工程,武大每年派博士、硕士进驻企业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