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劲吹,战旗猎猎。蛇年正月初六,大洪山风景名胜区召开誓师大会,吹响了建设大洪山核心景点——宝珠峰慈恩寺的“集结号”。
“确保慈恩寺土建工程5月完工,10月开光。”决战“楚北第一峰”,大洪山干群激情满怀,信心百倍。
新年第一会,绘制“作战图”
2月16日,大年正月初七。
大洪山管委会办公室灯火通明,一场以“决战2013”为主题的景区建设“作战会议”召开。
景区党工委书记刘泽富、管委会主任李成盛与全区各局及相关单位负责人,一同绘制景区发展“作战图”。
年前,大洪山向市委、市政府立下“军令状”:宝珠峰慈恩寺二期工程建设任务必须在5月完成土建工程,9月上旬完成内部装饰,并实现对外开放。
“军令状”的背后,是省市领导对大洪山的高度关注,更是大洪山干群对景区发展前途的一种自信。
2012年,大洪山慈恩寺工程三片区域、五大建筑主体工程实现了当年开工,当年封顶的新纪录。山门、大雄宝殿、藏经阁、上客堂、会议室等建设任务全部完工,慈恩寺整体建设初具规模。其间,省市主要领导数次亲临大洪山,实地指导工程建设,并给予资金、技术、人员等多方面支持。
“作战任务”主要包括宝珠峰慈恩寺工程在内的八大工程任务。各项任务均以表格形式,详细规定了各工程的主要内容、进度计划、完工时间及相关责任人员。明确自当日起,全体指挥部成员将吃住在宝珠峰顶,全天候指导工程建设。
与时间赛跑,与质量同行
1月底,虽已是寒冬腊月,为保证天王殿、斋房、方丈院能在2月进入主体建筑阶段,景区管理局两名工作人员进驻北京,等待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的设计图纸。精诚所至,农历腊月二十六,几大建筑的施工图终于被带回大洪山。
“不仅要讲求效率,更要注重质量。”景区牢记省市主要领导的嘱托,按照“传世杰作、不可复制”的理念,注重每一个施工细节。山门施工是一项庞大的工程,是宝珠峰慈恩寺的“脸面”,仅开挖土石方就近10万方。为科学设计,合理施工,景区面向全国征集了近十套方案,并数易其稿。
为把“今天的景点建成明天的文物”,大洪山精心设计每一个方案。山顶的黄龙池,是有名的高山圣泉,慈恩寺建设期间,景区聘请数位国内顶级专家为黄龙池景点设计“把脉”,同时建立宝珠峰顶雨水收集系统,确保圣泉不断流、不干涸。
山顶施工,技术难度大。为确保工程质量,大洪山还积极整合施工方、建设方技术人员力量,进行整体办公,做到工程进度到哪里,技术力量渗透到哪里。今年,大洪山除向市规划院、市交通局申请技术人员挂职外,还向鄂旅投公司、天津古建公司等公司聘请技术人员,确保科学施工、联动施工。
各部门联动,立体化推进
“安全第一、质量第一、速度第一”是慈恩寺工程建设的总方针。在景区的统一领导下,安全管理部、质量管理部、纪律监督组、资金筹集组、宣传报道组等相继成立,全力保证工程高速与高质。
资金,一直是制约景区发展的瓶颈。去年12月,大洪山与鄂旅投公司签订 《随州大洪山整体开发合同之补充协议》,鄂旅投公司优化资金方案,优先考虑景区建设资金。
好钢用在刀刃上。为打造清廉工程,景区纪工委会同财政局,实行建设资金调度跟踪制,详细掌握每笔资金的来龙去脉。在工程造价上,“成本加合法利润”的造价方法得到全面推广。与此同时,景区还通过工程日志,详细记载每天的施工细节,并按照每项工程进行分类,将工程日志财务账放进工程合同。
为给力慈恩寺建设,大洪山旅业公司成立了技术部、工程部及质量管理部,公司三位副总亲任组长,与工程指挥部一起指导建设。景区宣传部门、国土等单位也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作用,参与景区建设。
安全,是工程建设的前提和基石。为保证施工不停,游客不断,景区针对在建设中的炸药、避雷、高空作业等,先后制定出“炸药管理及使用规定”、“施工人员安全操作手册”、“安全监管规定”等数十项管理制度。慈恩寺施工两年多来,无一起安全事故发生。
和着新年的春风,迎着春天的朝阳,慈恩寺工程正如大洪山宝珠峰上的一颗明珠,熠熠生辉!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随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
您的浏览器版本太低!
为了更好的浏览体验,建议升级您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