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越走越宽富裕路——随县三里岗镇吉祥寺村农民代泽海的幸福生活
  • 发布时间:2012-11-05 10:30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广水市人民政府
  • 审核:黄振忠
打印

  按下遥控,自动卷闸门徐徐升起,他将一辆皮卡开出家门,走村串户收购香菇。20多年来,随县三里岗镇吉祥寺村农民代泽海从一个香菇种植户做起,发展到如今年收购、加工香菇4万公斤,经销额达200多万元。
  “这些年来,我从一个靠种田为生的农民,发展成为一个小规模的香菇经销商,要得益于国家惠农政策。”近日,坐在吉祥寺村农村新居别墅里,代泽海向记者娓娓道来。
  代泽海现年45岁,原本居住在吉祥寺村六组,距现村委会有3公里路程,有5间瓦房。1988年,他和妻子胡凤清结婚,为养家糊口,除耕种自家几亩责任田外,先后喂过母猪,养过桑蚕,最后,均因销路等问题放弃。
  后来,三里岗镇香菇种植渐渐兴起,代泽海和其他农户一样,每年种植1000多棒段木香菇,收入七八千元。“段木香菇种植需要栎木做材料,发展受到限制;产量低,一年只能收两季,气候不好还会减产。”代泽海介绍。
  1997年,当地党委政府通过外出考察,决定引进推广袋料香菇种植。代泽海成为吉祥寺村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当年,他种植了1000多袋袋料香菇,但由于没有种植经验,管理不善,最后只剩下700多袋。最终,代泽海种植了一季袋料香菇只保住了成本。
  针对头年推广、种植的情况,1998年,三里岗镇党委政府专门从河南泌阳、浙江清远等地聘请了技术员,到三里岗镇进行技术指导,并为当地农户提供了两种袋料香菇种植模式。
  参加学习后,代泽海认为袋料香菇发展大有前途。他加大投入,种植了4200袋袋料香菇。由于有之前的种植经验,加上专业技术员的指导,这一年,代泽海种植的4200袋香菇只损失了200袋,获得了丰收。去掉成本,这一年,他靠种植袋料香菇收入6万多元。自此,他渐渐走上了成功之路。
  蓬勃发展的香菇产业,催生了香菇经销生意,一批专业香菇经营户开始在三里岗镇出现,他们肩挑手提,将香菇卖到广州、香港等地,甚至出口海外。代泽海有一位亲戚便是从事香菇经销生意的,他将从农户手中收获来的香菇筛选、包装好,乘坐火车到广州销售,每次都能获得可观的收入。
  跟随这位亲戚到广州出了两手货后,代泽海看到了其中的市场,他开始一边种植袋料香菇,一边走村串户收购香菇。“1998年,我咬牙花3000多元钱买了一辆摩托车,挨家挨户收香菇。由于没有太多的资金周转,每天只能收100多斤货,拿到市场上卖掉后,赚一点中间的差价。”代泽海说。
  一边种植,一边经销香菇,代泽海从一个普通的农民,渐渐变成以香菇收购、经销为主的“农商”。他的香菇收购范围,也从三里岗镇发展到河南、湖南等地,并和浙江的香菇出口公司建立了长期出口订单合作。2010年,代泽海停止了袋料香菇种植,专心收购、加工、经销香菇。
  2010年6月,吉祥寺新农村建设二期启动,代泽海看准时机,投入30多万元,盖起了三间三层楼房,其中一楼用来做生意,二楼、三楼居住,“每层120平米,儿子住一层,我和老婆住一层。”代泽海说。走进代泽海的新居,现代化的时尚装修,大屏幕液晶电视等应有尽有,看来代泽海的生活已和城里人生活无异。
  2011年,代泽海花了近10万元,购买了一辆皮卡车,走南闯北经销香菇。他一家的幸福之路,也越走越宽广。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