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下遥控,自动卷闸门徐徐升起,他将一辆皮卡开出家门,走村串户收购香菇。20多年来,随县三里岗镇吉祥寺村农民代泽海从一个香菇种植户做起,发展到如今年收购、加工香菇4万公斤,经销额达200多万元。
“这些年来,我从一个靠种田为生的农民,发展成为一个小规模的香菇经销商,要得益于国家惠农政策。”近日,坐在吉祥寺村农村新居别墅里,代泽海向记者娓娓道来。
代泽海现年45岁,原本居住在吉祥寺村六组,距现村委会有3公里路程,有5间瓦房。1988年,他和妻子胡凤清结婚,为养家糊口,除耕种自家几亩责任田外,先后喂过母猪,养过桑蚕,最后,均因销路等问题放弃。
后来,三里岗镇香菇种植渐渐兴起,代泽海和其他农户一样,每年种植1000多棒段木香菇,收入七八千元。“段木香菇种植需要栎木做材料,发展受到限制;产量低,一年只能收两季,气候不好还会减产。”代泽海介绍。
1997年,当地党委政府通过外出考察,决定引进推广袋料香菇种植。代泽海成为吉祥寺村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当年,他种植了1000多袋袋料香菇,但由于没有种植经验,管理不善,最后只剩下700多袋。最终,代泽海种植了一季袋料香菇只保住了成本。
针对头年推广、种植的情况,1998年,三里岗镇党委政府专门从河南泌阳、浙江清远等地聘请了技术员,到三里岗镇进行技术指导,并为当地农户提供了两种袋料香菇种植模式。
参加学习后,代泽海认为袋料香菇发展大有前途。他加大投入,种植了4200袋袋料香菇。由于有之前的种植经验,加上专业技术员的指导,这一年,代泽海种植的4200袋香菇只损失了200袋,获得了丰收。去掉成本,这一年,他靠种植袋料香菇收入6万多元。自此,他渐渐走上了成功之路。
蓬勃发展的香菇产业,催生了香菇经销生意,一批专业香菇经营户开始在三里岗镇出现,他们肩挑手提,将香菇卖到广州、香港等地,甚至出口海外。代泽海有一位亲戚便是从事香菇经销生意的,他将从农户手中收获来的香菇筛选、包装好,乘坐火车到广州销售,每次都能获得可观的收入。
跟随这位亲戚到广州出了两手货后,代泽海看到了其中的市场,他开始一边种植袋料香菇,一边走村串户收购香菇。“1998年,我咬牙花3000多元钱买了一辆摩托车,挨家挨户收香菇。由于没有太多的资金周转,每天只能收100多斤货,拿到市场上卖掉后,赚一点中间的差价。”代泽海说。
一边种植,一边经销香菇,代泽海从一个普通的农民,渐渐变成以香菇收购、经销为主的“农商”。他的香菇收购范围,也从三里岗镇发展到河南、湖南等地,并和浙江的香菇出口公司建立了长期出口订单合作。2010年,代泽海停止了袋料香菇种植,专心收购、加工、经销香菇。
2010年6月,吉祥寺新农村建设二期启动,代泽海看准时机,投入30多万元,盖起了三间三层楼房,其中一楼用来做生意,二楼、三楼居住,“每层120平米,儿子住一层,我和老婆住一层。”代泽海说。走进代泽海的新居,现代化的时尚装修,大屏幕液晶电视等应有尽有,看来代泽海的生活已和城里人生活无异。
2011年,代泽海花了近10万元,购买了一辆皮卡车,走南闯北经销香菇。他一家的幸福之路,也越走越宽广。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随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
您的浏览器版本太低!
为了更好的浏览体验,建议升级您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