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文明之花别样红——广水市应山财政所创建文明单位纪实
  • 发布时间:2019-04-01 09:21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广水市人民政府
  • 审核:罗皓月
打印

走进广水市应山财政所,从整容镜、宣传栏到文化墙、学习园地,处处洋溢着文化的气息,一群执着干练、务实创新的财政人在此聚集,他们公开透明的办事作风、高效快捷的办事效率,无不展示着团结进取的精神风貌。2018年,广水市应山财政所再次蝉联省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这块亮丽的牌匾背后,凝聚着应山财政人文明创建的心血,辉映着应山财政人务实重行、追求卓越的创建历程。

A 党建聚力狠抓制度建设

党的政治建设是机关党建的首要任务。近年来,应山财政所严格按照上级党组织的要求开展工作。开辟了党员活动室,加快党组织阵地建设步伐,自觉执行民主集中制,坚持“三会一课”制度,领导带头讲党课,将创建文明单位工作列为全年党建工作的重点,遇到问题多商量、多交心、多沟通,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开展谈心活动,充分调动全体党员的积极性。同时,坚持真抓实干、敢于担当、改革创新、务求实效的作风,充分发挥支部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支部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不断增强,有力地促进了创建活动的开展。

为加强机关管理,该所先后修订完善了请销假制度、学习制度、会议制度、周自评制度、公文管理、财务管理制度、信息报送等多项制度,推进财政管理规范化建设。结合“三项机制”要求,制定了《干部责任制管理考核办法》,将创建工作纳入目标责任制考核,形成了一套比较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坚持做到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为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证。

文明创建是一项长期的工作。2011年,在获得“市级文明单位”后,应山财政所把目标定得更高,把责任担得更重,把工作做得更实,自我加压,奋力前行,让创建“省级文明单位”成为全所工作人员的自觉追求。为确保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工作扎实开展,强化创建工作组织领导,该所成立了以党支部书记、所长为组长的文明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一名副所长具体负责创建工作。财政所定期研究布置创建工作,把创建工作列入领导班子议事日程,建立责任机制,制定创建规划和计划,分解目标任务。

为激发干部职工人人参与、共同创建的热情,该所向每位干部职工发放《倡议书》和《应山财政所文明创建工作手册》,按照年度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实施,严格推行领导负责制、工作目标责任制,将文明创建工作与财政工作同研究、同检查、奖惩。

B 文化引领凝聚财政精神

以提炼“财政精神”,传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成为财政干部职工精神文明的“最大公约数”。去年,新一任领导班子上任以来,该所号召在全所干部职工中开展“财政精神”提炼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

该所高度重视凝聚“精气神”的软实力建设,全所上下形成共识,决定以文化为引领,从机关文化建设抓起,将文明创建融入财政工作始终。经过集体讨论、反复斟酌,提炼出了“挖潜育财、务实创新、惠民共享、廉洁阳光”的财政精神,并贯穿于财政工作的各方面,成为财政干部队伍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动力,引领和支撑财政工作不断上新水平、开创新局面。

提炼活动着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采取先自上而下、后自下而上的方式,搞好动员发动,为“财政精神”表述语献计献策。通过微信群、简报、专栏等宣传阵地,及时交流提炼“财政精神”活动的情况,做到活动宣传“横到边、纵到底”,人人了解,广泛参与。据统计,此次活动共提炼表述语300多条,达到了人人参与、人人受教育的目的,充分展示了应山财政干部职工良好的精神风貌。

应山财政精神提炼形成后,通过新闻媒体、机关简报、网络平台等,及时大力宣传,用财政精神统一思想,鼓舞士气,激励斗志,让财政精神“活”起来、“动”起来。该所将“财政精神”提炼活动汇印成册,在服务大厅开辟专栏,对提炼成果进行展示交流;将干部职工的格言警句统一制作成宣传板、桌签,悬挂在走廊里、摆放在办公桌上;还特别将“财政精神”和“三严三实”张贴在办公楼道内,让干部职工在耳闻目染、诵读传唱中得到熏陶,成为干部职工自我教育、自我激励的“随身看”“随身听”,增强了干部职工做好财政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应山财政所还把“财政精神”融入学习教育、党风廉政建设、作风建设等工作中,贯穿机关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全过程,使它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真正成为财政干部职工的共同精神追求、价值目标。

为不断深化文明创建内涵,该所以财政精神为基础,努力在结合、融入上下功夫,打造了一支“讲政治、讲效能、讲团结、讲廉政”的干部队伍。“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置于会议室墙上,端正求真的工作态度;“惟实干者进、惟实干者强、惟实干者胜”置于楼层走廊,体现着实干者的价值……财政文化体系初显雏形。

C 行胜于言丰富创建载体

干部是创建工作的主力,也是创建工作的关键。该所围绕“以提升干部素质推进创建工作,以创建工作促进干部素质提升,进而促进财政事业发展”的工作思路,打造文明创建的主力军。

强化学习促提升。把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等作为一项首要政治任务。开设干部讲堂,誊抄笔记,撰写心得体会,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活动。先后组织全所干部职工围绕“财政精神”“提升工作效能”“改进工作方法”“讲规矩做表率”“做一名合格干部”等主题开展讨论,通过讨论,加深对学习的理解,更好的指导各项工作。

精细管理抓落实。根据财政所全年工作要点、上级部门要求和财政局工作任务,细化任务,明确时限,落实责任,确保“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做”。严格按照干部周自评、分管领导月点评、全所季度讲评的安排和“不讲客观、不留情面、不讲虚话”点评要求,及时梳理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多措并举推动工作落实。

注重宣传营造氛围。按照创建文明单位的要求,立足现有办公条件,不断丰富完善,先后制作精神文明创建、道德文化公益广告、党的十九大精神、财政宗旨、财政精神、廉政文化等宣传展板及喷绘,并通过网站、QQ群、微信平台等宣传形式,全方位、多形式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创建要求干什么”的精神文明宣传的大氛围,激发全体干部“我为创建做什么”的行动自觉。

志愿服务送关爱。积极参加办事处组织的植树、创文、交通疏导、环境卫生大整治等活动,同时结合财政工作实际,广泛开展民生政策宣传,累计发放宣传册一万余册,将民生政策及时送到辖区群众手中。积极参加爱心募捐、关爱留守儿童、义务献血等活动,以微薄之力,汇聚全社会爱的力量。通过好人线索报送,启迪全体干部带着爱的眼睛发现社会,从自身做起,端正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脱贫攻坚真扶贫。将脱贫攻坚作为转变干部作风、创建文明单位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财政部门的优势,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真正把党的政策落实到贫困户。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扎实开展包村结对帮扶,锤炼干部作风,确保扶贫不搞形式、不走过场,达到真扶贫、扶真贫。去年,该所共为帮扶村争取财政奖补资金12万元,兴办公共基础设施,先后为16个贫困户捐资3万元,解决生活生产缺资难题。

道德讲堂传美德。开展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等为主题的一系列道德讲堂活动,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人教身边人”的形式,诵经典、讲故事、看短片、谈感悟、齐宣誓,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深入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制订《应山财政所“厚德应办”道德实践活动方案》,将“厚德应办”道德建设作为干部培训的必修课,深入开展“讲文明,树新风”系列活动,弘扬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开展了“七一”慰问老党员、关爱老干部“九九重阳节在行动”等活动。

D 正风肃纪提升工作效能

创建文明单位工作贯穿一个单位的方方面面,是一个单位干部作风的集中体现。去年,该所巩固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果,严格按照“五查四整三提升”活动要求,印发了《深化作风建设年主题活动实施方案》,切实解决财政干部队伍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召开组织生活会,查摆问题、建立台账、整改落实等形式,推动全所干部作风转变,更新服务发展理念,强化责任担当意识,激发干事创业激情,提高办事工作效率。

通过开展“双评双治双促”活动,该所紧紧围绕活动主题,紧密联系财政工作实际,按照“问题不整改不放过,群众不满意不通过”的原则,努力实现“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核心理念,认真履行“解决民生、落实民权、维护民利”的核心职责,按照“依法、规范、阳光、优质、高效”的要求,努力塑造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高效型、和谐型、廉洁型财政形象。

该所成立了以所长为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的“双评双治双促”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工作职责,作出了服务承诺,上传到市纠风办并张贴到便民服务大厅,告知办事群众,接受群众监督。

作风问题无小事。活动中,应山财政所坚持把改作风与提效能结合起来,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为切入点,认真制定整改方案和专项整治方案、制度建设计划,列出整改任务分解表,确保整改到位。

依法行政、改善民生、转变作风、提升效能,是应山财政所一班人的一贯追求。通过学习财政处罚条例、预算法、会计法、财政资金绩效评价等专业法规,干部职工的法治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普遍提高;通过制定改善民生、转变作风、提高效能工作举措,促进了民生改善,提高了办事效率,转变了干部作风。

“筚路蓝缕启山林、栉风沐雨砥砺行。”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应山财政人信心百倍,将同心协力,砥砺奋进,为支持应办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