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无中生有”创小镇——广水应山办事处打造“多肉艺术小镇”的探索
  • 发布时间:2019-01-14 09:35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广水市人民政府
  • 审核:李发兵
打印

  它是花卉里炙手可热的明星,圆嘟嘟的身体、小巧的外形、丰富的色彩,让人喜爱有加。

  它名叫多肉,是一种肥厚多汁的植物。以多肉植物为主产业,广水市应山街道办事处正在致力打造“多肉艺术小镇”。

  1月10日,记者在小镇基地黑虎冲村看到,规划10万平方米的多肉大棚已经建成一半。不久的将来,这里将被打造成一个多肉王国,吸引数以万计的“肉粉”(多肉植物的粉丝)前来观光、旅游、交易。


“大礼包”来了,乘上小镇风口

  特色小镇建设始于江浙一带。应山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一班人嗅觉敏锐,前去考察。2017年1月,该办特色小镇建设起步。2017年5月19日,湖北省特色小(城)镇建设对接活动上,全省67个小镇项目同台竞技。当年底,《湖北省特色小镇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出台,同时公布了20个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应办“多肉艺术小镇”上榜。

  据悉,湖北省3至5年内将培育创建50个国家及省级层面特色小镇,并从资金、用地、财权等方面全方位支持。

  “大礼包”来了,应办乘上了这个风口。

  “多肉艺术小镇可谓‘无中生有’。起初,应办的条件并不具备,但想做事、不墨守成规的我们经过不断谋划,最终抢占了风口,抓住了机遇。魅力来自创意,多肉艺术小镇就是靠新奇有趣的创意脱颖而出,破解了众多小镇定位同质化的问题。该小镇集多肉植物科研、生产、仓储、加工、文创等于一体,是‘肉粉’向往的地方。”应山街道党工委书记刘文国说。

  多肉艺术小镇位于应办黑虎冲村,离城区不到一公里,属城乡结合部,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小镇规划占地3.5平方公里,其中建设面积1平方公里,计划投资30亿元,利用3年时间,整合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四大元素,打造华中地区最大多肉植物种植基地和全国知名的特色小镇。

  活力源于产业。黑虎冲村多肉植物种植是近几年兴起的新兴产业,以传奇园艺为龙头的种、产、销产业链初步形成,目前有多肉植物种植基地7个,面积760亩,带动就业800人,年销售额1亿元。

  “小多肉,大文章”。据了解,多肉艺术小镇建成后,将强力助推多肉产业的发展壮大,致力打造以多肉种植和多肉互联网销售为源点,发展多肉食品、药品、保健品等深加工和农业电商、养生养老、休闲文旅等多肉服务业,不断拉长多肉产业链条,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多肉产业集群,成为驱动广水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园区”模式之外,拓展新空间

  为什么要建设特色小镇?

  特色小镇与特色小城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特色小镇非镇非区,它多规划建设在城乡结合部,融合多种功能,是经济进入到了新常态之后,促使经济由中高速迈向中高端的新载体,是创新引领的发动机,是创业发展的新引擎。

  应办建设特色小镇,曾经疑虑重重,存在杂音,党工委、办事处承受了很大的压力。

  “主要是投资大、风险大,应办作为PPP项目的承债主体,还债压力大。但是我们觉得既然是国家、省里的战略决策,应该值得做,要先行先试、敢行敢试。”刘文国坦言。

  特色小镇建设,国家、省级层面大力倡导,把它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新型城镇化,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需要。

  广水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市委书记黄继军、市长田涛多次就多肉艺术小镇进行调研,对小镇整体规划进行现场指导,并明确表示,无论是从讲政治的高度还是从新发展理念的要求,多肉艺术小镇都必须建,而且要建成,不必等待、不要彷徨,要消除各种“杂音”,增进一种共识,形成一个规划,共保一个目标,全方位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中国最美乡村,建成广水城市新的客厅。

  “对应办而言,多肉艺术小镇是一个具有多种功能的创新创业平台,建成了可开创新视野、拓展新平台,让我们从园区建设等固定模式中‘破茧而出’。”刘文国分析道,“应办的财税收入以前主要来源于服务业、地产业,近两年工业税收大幅上升,但随着应办工业园工业项目布满,地产项目做完,未来发展的空间在哪里?必须开辟新的发展空间,小镇的建设为应办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   

  根据规划,该小镇的发展方向为多肉艺术圣地、萌宠文化部落、休闲度假天堂、多肉产业高地,将设置田园、康养、休闲、禅养、产业、配套等六大板块,建设多肉种植、研发、康养、户外拓展、多肉玩家、电商等九大功能区。


“摸着石头过河”,开启新征程

  特色小镇建设,是一个新生事物,每一步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从“田园小镇”到“田园养生小镇”,再到“多肉艺术小镇”,小镇的定位不断优化,走向高端,突出了“多肉”产业和“艺术”特色,志在打造高品质小镇。

  全省创建特色小镇的牌子摘回后,怎么推进?最初拟采取“直投”模式,通过招商引资解决投资问题。但因为投资周期长,盈利回报预期不确定,先后谈了四五十家,都无疾而终,没有资本愿意介入。最后在广水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寻求到PPP模式。2018年10月,该小镇进入财政部PPP模式项目库,PPP项目投资8.5亿元。从此,小镇开启了建设的新征程。

  规划标准高。聘请浙江南方设计院进行规划设计,该院在全国进行了200多个特色小镇的规划。目前,小镇整体解决方案和小镇客厅、多肉展馆两个标志式建筑单体规划已完成,正在完善道路、景观等控制性详规。

  组织保障完善。2017年9月,小镇成立项目建设指挥部,广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下设8个工作专班。广水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现场办公会和规划研讨会,为小镇建设排忧解难。

  推进速度快。仅用半年时间完成了PPP模式立项、可研论证、评审等各个步骤,3个月可走完招投标程序,2月3日将开标,确定投资主体后,随即进入两年的密集建设期。小镇规划区内已征地1200亩,3000多亩非建设用地流转全部完成,拆迁任务全部完成。

  小镇大未来。新产业、新业态,多肉艺术小镇就像一个大超市,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和无穷的发展空间。我们相信,三五年之后,一个崭新的小镇将展现在人们面前。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