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广水厚植文化力量助推乡村振兴
  • 发布时间:2018-04-03 09:35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广水市人民政府
  • 审核:李发兵
打印

  昨日,在广水市武胜关镇桃源村农家书屋里,10多位村民正在聚精会神地阅读农业科技书籍。据介绍,桃源村农家书屋面积80多平方米,藏书6550多册,前往农家书屋读书的村民达到该村人口总数的55%以上,图书借阅率达60%以上。

  目前,广水全市农家书屋已达403家,实现了村村全覆盖,每家书屋藏书达2000册以上,并配备专门的图书管理员。“这些农家书屋已成为广大农民的‘加油站’‘充电室’!”广水市文体广电局有关负责人说。

  乡村振兴,文化为魂。广水着力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积极培育和传播优秀文化,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激励、智力支持和道德滋养。该市多方筹资,推动文化资源向乡村延伸,先后建起了村级综合文化广场190多个,所有行政村完成了广播室建设,实现了全市农村广播“村村响”。精心擦亮“全国民间书法艺术之乡”“中国楹联文化城市”“中华诗词之乡”品牌,积极开展书法展览、楹联比赛等活动;立足深厚群众基础,举办农民广场舞比赛、农民象棋比赛等活动;呼应群众需求,组织送戏曲下乡、送电影下乡等活动,有效活跃了农民文化生活。

  广水红色文化底蕴丰厚,共有李先念旧居、中原军区司令部旧址等红色资源47处,吴店镇还荣膺全省首个“红色文化镇”。该市对红色革命遗址进行整修、保护,科学规划红色旅游线路,组织群众瞻仰革命遗址、聆听红色故事、观看红色影视片、传唱红色歌曲,多渠道、多途径让群众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和洗礼,用红色文化升华群众思想、引领群众价值取向,提升了广大群众的文明素养。

  该市还将乡村治理与乡村文化相结合,放大历史名人文化效应,以廉政文化占领农村阵地,推动群众改变“思想陋俗”。广水历史文化名人杨涟,以“举全国廉吏第一”名垂青史。该市深入宣传杨涟勤廉文化精神,规划建设杨涟文化街、杨涟文化纪念馆、廉政教育基地,弘扬杨涟勤廉文化,村两委与党员干部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村民自发成立纠风工作队,对大操大办、抹牌赌博等陋俗进行监督,促进了农村社会风气的明显好转。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