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人才“杠杆”撬动经济转型升级——广水市实施“135”人才驱动战略
  • 发布时间:2016-05-31 11:36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广水市人民政府
  • 审核:李发兵
打印

    市场经济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近年来,广水市全力实施“135”人才驱动战略,实行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人才政策,激励引导各类人才投身到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线。
    “135”人才驱动战略,即“强化第一资源理念,构建统筹协调、述职评议、科学决策三大人才机制,实施专业人才、农村人才、青年人才、企业人才、在外创业人才五大工程。“135”人才驱动战略的深入推进,有效提升了人才对广水跨越发展的支撑作用。
    “只有充分发挥人才的‘杠杆效应’,才能构建创新创业新局面。”5月30日,广水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杨光胜深有感触地说。
营造“大氛围”
    该市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发展资源”的理念,在全市大力推进人才小环境建设,营造尊重人才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成长环境、舆论环境。
    该市出台政策支持企业研发中心、产业研究基地的建设,以改善企业人才的研发环境,对引进的高层次企业人才及其配偶、子女提供就业、就学、就医等“绿色服务通道”。
    该市将20名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纳入市属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协会;将32名优秀的青年人才,纳入团支部开展活动并组织专题培训班,由组织部、团委等部门跟踪管理;在农村实用人才中培养村级后备干部42名、入党积极分子32名,作为基层组织的后备力量。
    同时,落实领导联系人才、慰问人才等服务工作,开展各领域人才的评选表彰活动,加大对优秀人才和先进人才工作单位的宣传力度,在全市上下形成“尊重、关心、支持企业人才”的良好氛围。
构建“大人才”
    该市着力完善统筹协调、述职评议、科学决策等三项工作机制,对人才工作机制进行细节优化、制度优化、程序优化,构建“大人才”的工作机制。
    该市建立出台了《人才工作成员单位工作职责》、《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人才工作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和日常信息报告制度等规章制度,对全市各人才工作成员单位的职责进行了更新和细化,加强了人才工作动态管理。
    该市完善了述职评议机制,建立了人才成员单位“一把手述职”制度,组织召开各人才成员单位现场述职、现场测评会议。今年1月,该市黑虎冲冬枣基地等10个基地被评选为广水市“十佳示范基地”。
    该市在制定人才发展规划、策划重大人才工程、制定人才引进培养政策、评选表彰优秀人才等方面,均通过实地考察走访、专题座谈等方式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今年年初,该市组织专班深入5个市直单位、3个镇办、11个企事业单位开展人才工作调研,撰写了调研报告,为人才工作决策提供了第一手材料。
服务“大发展”
    该市以重点人才工程为抓手,在基层大力开展各类人才活动,主动服务全市发展大局。
    该市深入开展拔尖人才“助企业、助行业、助青年、助发展,送科技、送教育、送文化、送健康”的“四助四送”活动,推动拔尖人才服务基层,先后帮助解决10余个行业技术难题、帮带培养了20名优秀青年人才。同时,组织企业人才和管理创新论坛,带动医疗、农业、科技、文化、教育和企业战线近千名优秀专业人才,深入到17个镇办为近万名群众服务。
    今年5月,该市组织百余名青年人才来到桃源村,围绕 “人聚桃源、才耀广水”主题开展义务劳动、文艺汇演、团体拓展训练等活动,被广大网友评为 “广水史上最成功的联谊会”。该市充分发挥青年人才团支部主体作用,先后带动近千名青年开展公益性活动20多场次,该市人才引进团支部服务队被评为全省 “本禹志愿服务队”。
    该市大力实施“农村实用人才321工程”,每年培训农村实用人才3000人次,组织评选农村实用人才初级职称200个,评出农村实用人才示范基地10个。先后出台《广水市农村实用人才管理办法》等制度规定,健全了农村实用人才的结对帮扶制度、职称评审制度、政策激励制度,通过开展活动,让广大农村人才做到“做事有人帮、职称有人评、进步有人推”,增强了农村党建生命力、农业规模影响力、农民致富源动力。
    该市以“在内广水人”为依托,以20多万“在外广水人”为纽带,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以“双引双带”(引在外成功人才、引资金,带动群众致富,带动人才回归)活动为载体,建立了2500名人才的《在外成功人士信息库》,向2200余名在外成功人士抛出“绣球”,引回了400多名创业成功人才,引进了近2亿元资金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化建设等。
    该市各人才工作成员单位加强与国际欧亚科学院、武汉理工大学等院士专家教授对接,积极搭建创新平台,促成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共4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家、工程技术研发中心6个,近年来,该市各类创新平台研发专利40余项,合作攻关成果转化16项,并在开展战略发展规划编制、技术咨询等方面提供了许多前瞻性服务。同时,该市积极对接省委省政府“七个一百”重点人才工程,为企业人才驱动发展争取近百万的资金支持,有效促进了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