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我市治超“攻坚战”初见成效
  • 发布时间:2016-09-07 09:34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广水市人民政府
  • 审核:李发兵
打印

    8月16日至31日,我市开展联合治超行动。半个月时间,各治超检测点共检测车辆1025辆,卸货397.5吨,集中治超取得初步成效。

    今年,全市“行政效率不高、行政执法不公”问题专项整治中,曝光了“个别路政执法人员以罚代管、只罚不卸”等方面的问题。经调查发现,受客观条件限制,部分治超站确实存在“卸货不到位”问题,也暴露了我市治超工作中长期存在并难以解决的老大难问题。

    对此,公路管理部门全面启动专项整改工作,对当事人调离治超执法岗位,对有关人员按照“一案双查”要求进行了诫勉谈话等。

    众所周知,超载超限不仅破坏公路基础设施,扰乱运输市场秩序,更严重的是极易产生交通事故,威胁群众生命安全。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来,超限超载运输导致107国道、316国道、小应线、随南线等国省干线严重损毁达240公里,占比达25%;导致316国道淅河大桥、周新线长岗桥等10座桥梁成为危桥,不得不拆除重建。形成一面建设、一面破坏的恶性循环局面。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步伐加快,运输市场竞争激烈,以工程建筑材料和石材为主的超载超限问题在我市尤其明显。市政府高度重视,在公路管理部门常态化治超下,积极探索市政府牵头、有关职能部门联合治超的格局,取得一定成效。

    8月,我市再次组成由路政、运政、交警、城管四个部门参与的联合执法队伍,在全市范围内对超限超载运输开展为期两个月的集中整治。除原有的4个固定治超站外,还在曾都区七里塔、随县尚市等关键路段设置临时治超站,每个站配备5名路政、2名交警、2名运政、2名城管执法人员,配有称重、检测、卸货装备及临时卸货场。

    市公路管理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前期广泛宣传下,集中治理开展以来,超限超载运输行为明显减少。但是,超限超载运输车昼伏夜出、“躲猫藏”的情况明显增加。针对新形势新情况,联合治超组以变应变,克服困难,采取流动治超与固定式治超相结合、路面治理与源头治理相结合、集中治超与长效治超相结合的形式,延长工作时间、加强夜间巡查、跨区域联动治超,与超限超载打“游击战”、“持久战”,不断降低国省干线超限超载率。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