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当好“先行者”跑出“加速度”——市纪委监委推进监察体制改革缩影
  • 发布时间:2019-11-07 09:24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广水市人民政府
  • 审核:李发兵
打印


  “一区一图一表”“三步走”工作法推进监察体制改革经验在全省纪检监察系统首推;“六个一体化”深化纪检监察派驻机构改革、基层纪检监察工作“七个规范化”建设为全省纪检监察工作贡献随州智慧,多次被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纪检监察报等中央主流媒体报道。今年10月,随州市纪委监委荣获第二届湖北改革奖。

  从2018年初随州市监察委员会成立以来,我市党的纪律监察体制改革、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和纪检监察机构改革一体推进、硕果累累,跑出了改革“加速度”,激活了纪检监察战斗力,给正风反腐带来了巨大的“制度红利”。


迈好改革“第一步”

  2018年6月1日、7月16日,湖北日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先后报道了湖北省留置非党员第一案——我市孔某留置案例,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释放出行贿受贿一起查的强烈信号。

    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孔某留置案从立案、留置、处置到移送,全市各级监察委员会紧密联动,整个办案过程严格依纪依法、规范有序,凸显出监察体制改革的制度优势和强大合力。”

  从人员“整合”到业务“融合”,市纪委监委战斗力快速生成的秘诀在哪里?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委副主任杨光胜说:“市委带头落实主体责任是关键。为推进监察体制改革,市委主要领导亲自担当‘施工队长’,推动重点难点问题解决。各级党委主动担当主责、履行首责、负起全责,改革的每一步都走得很实。”

  高位起步,扎实推进。为确保改革方向不偏、路径清晰,我市先后制定了《随州市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做好我市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随州市市、县两级检察机关相关机构、职能和人员转隶工作的实施方案》《随州市监察委员会领导班子配备人选建议方案》,形成“一拖三”改革“施工图”。

  市纪委监委坚持把“融合”理念贯穿工作始终,通过思想、队伍、情感、业务的磨合,让“物理聚合”产生“化学反应”,实现“形”的重塑与“神”的重铸,凝聚起强大合力。为推进职能、人员高度融合,市纪委监委按照人岗相适原则,将检察机关转隶人员与纪检监察机关人员混编使用,保证绝大多数转隶人员被调配到执纪监督等业务部门,促进纪委监督执纪问责和监委监督调查处置职能协调衔接,形成“1+1>2”的改革效应。

  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郑军表示,从“组织调查”到“纪律审查”“监察调查”,体现的是体制机制的重大创新,有效解决了过去反腐败力量分散、监督交叉重叠的问题,形成反腐败强大合力。

  监察体制改革近两年来,我市先后严肃查处了周峰、詹升宇、陈金辉、鄢维东等一批党员领导干部严重违纪违法典型案件,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态势。


延伸监督“新触角”

  “应山街道办事处财政所司机王某,由于私车公养、违规公款吃喝被给予行政记过处分。”这是广水市18个派出乡镇监察室挂牌后处理的首例运用监察职能查办的镇办级案例。

  2018年10月30日,我市48个派出乡镇监察室全部挂牌成立,率先在全省实现对市、县、镇级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

  作为全省深化乡镇和农村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地区,我市将派出乡镇监察室与乡镇纪委合署办公,行使谈话、询问、查询、调取等调查职能,并根据监督、调查结果,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轻微职务违法行为的公职人员和有关人员进行谈话提醒、批评教育、责令检查或予以诫勉,对所在单位提出监察建议,有效解决了同级监督太软、下级监督太远的难题,推动了监察职能向基层延伸。

  面对监察体制改革后监督对象增多、监督难度加大、监督任务更重的新情况新挑战,市纪委监委16个派驻纪检监察组牢牢把握“监督的再监督”职责,擦亮“探头”、当好“哨兵”,推动派驻监督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持续迈进。

  去年10月,中央巡视组通过大数据比对发现,随州部分乡镇存在死亡对象继续享受低保政策问题,派驻市政协机关纪检监察组针对问题线索迅速联合驻在单位市民政局,深入所涉乡镇开展核实、追缴、清退工作,最终追缴违规资金10.3万元,28名党员干部因履职不力受到严肃处理。

  为进一步增强派驻机构监督实效,去年初,市纪委监委将16个派驻纪检监察组划归第一至第三监督检查室归口联系,从日常监督、问题线索处置等方面全面加强联系、协调和督促,逐步形成“1+N+N”协作机制和“六个一体化”工作机制,有效解决了派驻机构“怎么干”“怎么管”“怎么考”的问题,2018年全市派驻机构立案数、处分人数分别同比增长54.7%、44%,派驻监督的质效不断提升。


下活基层监督“一盘棋”

  近日,广水市吴店镇东河村对原村级活动室进行公开拍卖,成功竞拍出10.2万元的价格。“既挽回了集体经济损失,又避免了程序违规。”该村党支部书记李明义深有感触地说。

  前不久,李明义牵头筹备村活动室拍卖事宜。该村纪检委员张仁祥在履职过程中发现,该活动室未按规定进行资产评估。他指出了问题,并监督按照流程对集体资产进行处置。

  曾几何时,基层监督工作中,纪检委员存在职责认识不清不会监督、兼职多责无力监督、碍于情面不愿监督等问题,一些人成了群众眼中的“稻草人”。

  我市在全省率先积极探索基层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建设。市委常委会多次研究,市委书记陈瑞峰专题调研规范化建设工作。推动构建了组织体系、队伍建设、教育培训、工作履职、运行机制、工作保障、监督管理“七个规范化”体系,为全省贡献了随州经验。全市共挂牌48个乡镇(办事处)派出监察室,配备专职纪检监察干部119人,全市1001个村(社区)均配备纪检委员(监察信息员),对村(社区)党务、事务、财务工作等25个事项,逐一制定工作流程。

  基层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建设,推动“稻草人”变“啄木鸟”。今年来,全市村级纪检委员(监察信息员)参与“三重一大”事项监督6000余次,开展谈心谈话6500余次,纠正苗头性问题350个。截至目前,全市接收基层党员干部问题信访举报317件,较去年同比下降14.8%。

  市纪委监委勇当改革“先行者”,还进行了大量有益探索,形成了一批“随州经验”:探索实施涉纪信访公开听证,有效化解了一批疑难信访问题;创新监督方式方法,开展“双评双治双促”等作风整治行动,群众对作风建设的满意度达94.7%……

  唯改革者进。一系列深化改革的举措,有效推动了随州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改革的制度优势逐步转化为治理效能。2018年,全市处置问题线索数、立案数、结案数、处分人数均增长20%以上;先后采取留置措施人数与2017年采取“两规”措施人数相比上升85.7%;移送司法机关19人,同比上升217%。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