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党旗引领“快节奏”——记随县三里岗镇吉祥寺村党支部
  • 发布时间:2016-07-06 09:15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广水市人民政府
  • 审核:李发兵
打印

   记者每次到随县三里岗镇吉祥寺村,最大的感受就是村里人都很忙。

    6月24日,4名村干部刚刚做好一家食品公司的征地工作,又匆匆赶往村头的一片空地,和物流公司老板协商选址落户。村支书张国勇说:“3家公司要赶在年底投产,我们的脚步慢不得。”

    干部忙,村民也忙。偌大一个村落,很难看到闲散村民。

    “要找人,得进厂。”张国勇带记者走进一家香菇加工厂。20多位村民围坐在香菇筛选机旁,有的剪香菇柄,有的挑选分级,有的装箱打包。加工厂老板宋少华从种香菇、贩香菇做起,吃苦肯干,很快住上三层的别墅房,投资500多万元办厂。

    这样的香菇工厂,村里有百余家,还有6家香菇加工企业。“全村人都在围着香菇转。”张国勇介绍,90%的村民从事香菇产业,90%的收入来自香菇产业。去年底,全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3.2亿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2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万元。

    “人人有事做,天天有钱赚。”这种忙碌,从30年前就开始了。

    吉祥寺地处偏远,山大地少,村级债务曾高达270万元,村民“穷得慌”,扯皮拉筋、吵架斗殴时常发生,村干部焦头烂额。

    走什么路才能强村富民?村党支部一班人分别走访农户,了解群众所想、所盼、所急,经过反复讨论,村党支部班子达成了“发展产业、以企带村、全民共富”的共识。

    为村民找一条致富路并不那么容易,很多新生事物村民不愿、不敢尝试。村民有担忧,支部和党员带头干。在村支部班子成员和党员的带动下,从上个世纪70年代初,有人开始人工栽培椴木香菇,农户跟着试种,户均增收1000多元,轰动乡邻。

    财富的闸门一旦打开,就以不可阻挡之势迅速扩散。

    全村人都忙开了。房前屋后、稻场稻田,处处是一排排的香菇棚。村里流传“一年种菇建新房,两年种菇娶新娘,三年种菇存银行,四年种菇奔小康”。香菇成为当地农民的“摇钱树”,吉祥寺村也成为随县有名的 “汽车村”、“别墅村”。

    菇业大发展,催着吉祥寺村加快发展节奏。

    香菇多了不好卖——村里筹资4000多万元建起香菇交易大市场,党员干部当起市场监督管理员,村民们则走村串户贩香菇,脚步由近及远,走遍全国。目前,市场年交易量15亿元,成为中部地区最大的香菇集散地,各地香菇汇聚到这里,加工后出口到30多个国家,形成“买全国、卖世界”的交易格局。

    香菇产量、质量不高——村里建起了500亩的香菇标准化栽培示范基地,进驻菇农150户,年栽培袋料香菇150万袋。落实采购、供种、技术、管理、销售“五统一”,成为周边效仿的样板。

    香菇加工粗放,附加值低——村里整合企业资源,培育出集菌种生产、香菇加工、包装、出口于一体的产业链。裕国公司从这里起步,

    

迅速成长为中国香菇领军企业。4年前,村里划地600亩建起工业园,品源公司落户3年,网上香菇销量排在淘宝网第一位。

    村民富了,村子美了,吉祥寺并没放慢脚步。

    首创村务协理员制度,实现3年 “零上访”;首创“e+为民服务”综合平台,实现群众办证、存取支付、购物、看小病、纠纷调处、咨询问政“六不出村”;首创村民互助担保贷款合作社,累计发放贷款2.1亿元,为菇农减少利息支出200余万元……最近几年,吉祥寺村党支部坚持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统领,以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步路”为宗旨,在工作实践中形成了在全国、全省有较高知名度的党建品牌,充分发挥了村党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

    7月1日,喜讯传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大礼堂举行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党中央隆重表彰了300个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吉祥寺村党支部榜上有名。7月5日,记者电话采访了刚从北京载誉归来的张国勇,他说:“吉祥寺村党支部获得这个荣誉,既是肯定,也是鞭策。接下来,村党支部将进一步引领全村党员干部深入开展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更要着眼于实际,真正把‘两学一做’贯穿于各项工作实践中去,做到信念永恒,忠诚于党,带领全体村民奔小康。”

    繁忙的吉祥寺,忙得充实,忙出财富,忙出一条奔小康的康庄大道。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