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冼星海:为抗战发出怒吼!
  • 发布时间:2016-07-11 16:28
  • 信息来源:湖北日报
  • 编辑:广水市人民政府
  • 审核:李发兵
打印

    冼星海祖籍广东番禺,1905年生于澳门。从小酷爱音乐的冼星海,先后在广州岭南大学、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上海“国立音乐院”半工半读。1929年夏,冼星海因参加学潮而被迫退学,于当年冬天启程前往巴黎求学。

    1935年冼星海回到了上海,刚开始以教别人拉小提琴和为一些电影创作音乐为生,后来他加入了上海演剧第二大队,并跟随这个大队到全中国的各个地方去宣传抗日思想。

    在武汉组织群众歌咏活动时,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寄来音乐系全体师生签名给他的聘书。他决定,去延安。

    在延安,他不仅入了党,艺术创作也达到了崭新的境界。在全延安没有一架钢琴的情况下,他完成了一生中主要作品的大部分创作,而且在鲁艺培养出一大批音乐干部。

    1939年5月11日,在庆祝鲁迅艺术学院一周年纪念音乐晚会上,冼星海指挥100余人的鲁艺合唱团,成功地演出了《黄河大合唱》。“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周恩来听闻此曲后的赞誉,成为冼星海40年短暂而伟大人生的注脚。

    1945年,冼星海因病重被送往莫斯科治疗,在病榻上完成最后一部作品《中国狂想曲》后逝世。

(据新华社电)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