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8日入梅以来,我市降水明显增多。各地各部门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两手硬”,一方面立足防大汛,高度关注强降雨可能引发的洪涝灾害,另一方面立足抗大旱,抓住梅雨期降雨有利时机,做好蓄水保水工作,全力保障群众生产生活。
6月20日至21日,湖北省迎来大范围降水过程。根据监测数据显示,6月20日8时至21日8时,我市平均雨量38毫米,其中随县35毫米、曾都45毫米、广水33毫米;雨量大于50毫米的乡镇有12个,最大为南郊67毫米。截至6月21日8时,全市累计雨量为490毫米,较去年同期偏多33%;全市各类水利工程总蓄水7.30亿方(其中有效蓄水5.26亿方),比去年同期少28%。6月20日8时至21日8时,总蓄水增加1000万方。
未雨绸缪,我市全力打好防汛抗旱主动仗。6月8日入梅第一天,市防办组织水利、住建、农业、气象、水文等部门就梅雨期的防汛抗旱形势进行会商研判,向各地下发了《关于做好入梅首轮强降雨应对工作的紧急通知》,有力推动了梅雨期防汛抗旱工作的扎实开展。随州严格落实防汛抗旱行政首长负责制,调整充实市县乡三级各类防汛责任人,同时明确了小型水库的防汛抗旱“四种责任人”,实现防汛责任落实全覆盖。
依托“三个”平台,加强监测预警和分析研判,助力防灾减灾工作。汛前,为充分发挥12379气象预警信息平台作用,今年市级新增天气预警信息覆盖对象402名,进一步扩大天气预警信息覆盖对象。入汛后,气象、水利、水文等部门充分发挥现有水雨情监测平台作用,及时汇总数据信息,每周对汛情旱情形势进行分析。强降雨期间,通过工作联络平台,第一时间将预警信息传递到各县市区、乡镇、村组防汛责任人,同时通过新媒体及时发布强降雨预警信息,确保预警及时、到位。
在应急抢险救援准备方面,我市编制了各类水利工程大坝安全及应急抢险预案、在建涉水项目度汛方案和应急抢险预案。全市储备了6.08万方砂石料、77.3万条编织袋、36艘冲锋舟、2500余件救生衣等防汛抢险物资物料,建立了军地联动应急处置机制和市级12人、县级36人的两级水旱灾害防御专家库,随时为防汛抢险提供预案、物资、队伍和技术保障。4月份以来,随州联合开展了抗洪抢险实战演练,进一步提升了防汛抗洪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