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马路市场”变样了——水西门青素农贸市场诞生记
  • 发布时间:2019-11-16 12:21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广水市人民政府
  • 审核:罗皓月
打印

  肉在案上,菜在篮里,鱼虾活蹦乱跳,人群挨挨挤挤。清晨,新开业的随城水西门青素农贸市场开始了一天的热闹与生气。

  邹家学两口子在水西门市场摆摊卖菜将近30年,10月26日,在青素农贸市场中安了“家”,有了一个2米多的固定摊位,开始卖豆制品和腌制品。“风不吹雨不晒,我们有了经营场所,环境好了,这在半年前,是想都不敢想的。”说起青素市场,邹家学赞不绝口。

  走进青素农贸市场内,功能划分有序,空间开阔,灯光明亮,地面整洁,绿色的墙面装饰让人赏心悦目,南北两个门方便进出。

  能有这些改变,源自于今年以来曾都区大力开展的城乡环境秩序综合整治行动。


环境整治势在必行

  今年3月份,曾都区城乡环境秩序综合整治行动以雷霆之势“全线出击”,水西门市场周边环境因占道经营、脏乱差问题,被西城办事处列入重点整治区域。

  水西门一品公馆旁的“马路市场”,已经存在近30年。该市场以一品公馆为中心,在护城河路两边、一品公馆周边占道摆摊,常年经营着各类蔬菜、水果、豆制品、肉类、鲜蛋家禽、水产、干货等,不仅在上下班上学放学的人流高峰期经常造成交通拥堵,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而且路面上的烂菜叶、包装袋、污水,路边的违建棚,杂乱停放的自行车、电动车等都严重影响市容环境,周边居民反映强烈,整治“马路市场”迫在眉睫。

  环境整治初期,西城办事处在护城河路两边划线,摊贩卖菜须到线内有序摆摊设点,每天早上6点半到8点半之间,办事处机关、玉波门社区、双龙寺社区、巡防队员、市区两级城管执法人员等人员,轮流上路值守,巡逻、劝导,虽取得一定效果,但不持久,而且花费了大量时间、精力和财力。

  在持续进行的环境整治行动中,西城办事处从民生角度思考下一步该如何开展。

  西城办事处党工委书记罗俊涛介绍:“在市场占道经营的大多是城市失业人员、外来务工者、菜农等低收入人群。一方面是市民生活需求,一方面是改善市容环境的呼声;一方面是综合治理的政策要求,一方面是创业者生计饭碗,我们面临两难抉择。”

  罗俊涛说:“多年管理经验告诉我们,环境整治既要统筹兼顾、又要疏堵结合。”


疏堵结合新建市场

  带着疏堵结合的思路,该办事处有了在水西门附近新建菜场的想法。大家分头行动,在附近找到了三个地方,分别沟通、洽谈。

  就在大家谋划选址时,市民张治龙找到了罗俊涛。他是一位在水西门市场附近土生土长的随州人,今年56岁,在广西南宁从事矿产运输业十余年,每年回随州小住。

  回随州时,张治龙常见水西门马路市场拥堵不堪,而附近有一家1800多平米的餐馆闲置多年,加上临街自有200多平方米门面,他萌生了投资新建菜场的想法。

  今年年初回随州,张治龙得知随州在开展环境整治工作,他主动找到罗俊涛,表达了想投资建菜场的思路,双方一拍即合。

  “水西门这边居民多、住户多,辐射范围广,现有的市场老化,想建个新市场,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力量。”张治龙说干就干,租赁了闲置餐馆加上临街自有门面,共2100多平方米,5月25日启动改造,先后共投入200多万元。

  青素市场改造、建设期间,西城办事处与城管部门大力配合,与市场监管、消防、水电、环保、住建、规划等部门多方协调、沟通,经过半年时间,11月2日正式开业。

  9月底,西城办事处开始在水西门市场周边发放宣传单页,告知摊主和市民,将要取缔“马路市场”,卖菜与买菜全部进菜市场。这一决定,得到市民广泛赞扬,经营摊贩也纷纷表示支持。与此同时,水西门综合市场与青素农贸市场两个市场也开始行动,宣传政策,欢迎摊贩能够进驻市场营业。


卖菜安心买菜舒心

  青素市场,目前分为南北两个门,出入很方便。共有50多个固定摊位,50多个免费的自卖摊位及13个门面。

  现在邹家学每天早上5点多到摊位,收拾、整理过后,迎来一天的热闹,晚上7点下班。能够进驻市场,他很开心,“现在不仅环境好了,每天营业额也比以前多了不少。”

  免费摆摊区每位菜农的摊贩摆得整齐有序,过往的行人通道宽敞、整洁。家住南郊办事处凉亭村的邓爱荣,在自卖摊区卖自家种的小白菜,她告诉笔者:“都是自家菜园种的菜,吃不完就过来卖,一天卖个四五十块钱。以前是挑着篮子在路上叫卖,现在有了室内卖菜的地方,还是免费的,真好!”

  采访中,市民申忠林正在买菜,他说:“市场改造得非常好,跟超市一样干净整洁,买菜选择多了、也舒心多了,确实是做了一件好事。”

  西城办事处党工委副书记、主任汪冬梅在环境整治过程中,每天带队参与巡逻、值守,对青素市场的建成,感触颇深:“环境整治是一个不断摸索的过程,我们也经历了市民从不理解到理解,从理解到支持的过程,现在摊主有地方安心卖菜,市民有地方放心买菜,大家的幸福感都提升了。”

  市场建好了,购物环境、经营户素质、管理理念都要跟上。青素市场聘请了4位保洁人员来回清扫、冲洗路面,2个工作人员巡逻、维持秩序等,市场内人流不断,但井然有序。张治龙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加强环境卫生管理,逐步完善相关规章制度,扩大购物规模,丰富菜品种类,管理与时俱进,力争打造农贸市场‘随州样本’。”

  环境综合整治之路任重道远。汪冬梅说:“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水西门综合市场和青素市场的管理,形成良性竞争,同时,逐步规范‘门前三包’机制。下一步,办事处将加强市场附近环境卫生、停车位、立面包装等基础设施建设,让经营者更舒心,让消费者获得更多实惠。”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