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寻根节要持之以恒办下去——访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光明日报原副总编辑鲁谆
  • 发布时间:2015-06-13 10:19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广水市人民政府
  • 审核:李发兵
打印

    85岁高龄,连续6年来随参加寻根节,依然热情不减。6月11日晚,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光明日报原副总编辑鲁谆在下榻酒店,欣然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寻根节’这个名称取得好,主题鲜明,内涵丰富,意义深远,深得民心。”鲁谆说,1991年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成立以后,他曾多次来到随州。20多年来,他见证了随州在挖掘炎帝神农文化资源方面所做的努力。“由市办上升到省办,寻根节的规格得到了提高,对海内外华人的吸引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受邀参加海峡两岸炎帝神农文化高端论坛并作主题演讲,鲁谆专门花了一个月时间查阅资料、文献,撰写了题为《炎黄始祖与寻根文化》的论文,系统阐述、回答了“什么是根”、“什么是寻根”、“为什么要举办寻根节”、“为什么要到随州来寻根”等一系列问题。

    “养花首先要护根。对植物来说,根是支撑,也是营养源泉。寻根,就是把自己的祖先弄清楚,把始祖的事迹、功德、精神等弄清楚;没有祖先,没有根,也就没有了精神支撑。炎帝神农开创了华夏五千年农耕文明,寻根,就是要把五千年中华文化发展的来龙去脉弄清楚,始终保持一颗敬畏之心。古语所说的‘慎终追远’也就是这个意思。”

    鲁谆说:“现在寻根有很多种形式,有姓氏寻根,也有血统寻根,但最重要的还是文化寻根。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绕不开炎帝黄帝,具有文化独特性。这些年,炎黄文化研究,从地方相互争论、排斥,逐渐走向融合、包容,为齐心协力弘扬炎黄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州原先是一个农业大市,这几年工业、旅游业等发展变化很大。”鲁谆认为,随州举办寻根节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在世界华人中产生了深远影响,对提升随州市民素质和文化水平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建议随州持之以恒把寻根节举办下去,发挥更大作用。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