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中华文化的源头——谈炎帝文化与炎帝精神
  • 发布时间:2014-05-19 08:50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随县人民政府
  • 审核:黄振忠
打印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中华文化如大河奔流,源远流长,源头是炎黄文化。炎帝神农氏作为一个历史时代的标志,是中华民族悠久文明的里程碑。始作耒耜,教民农耕;首创医药,为民疗疾;日中为市、互通有无;削桐为琴,练丝为弦;精作陶器,冶制斤斧;治麻为布,制作衣裳;相土择居,造屋建房;垦渠凿井,浇灌农田……炎帝神农氏及其后代率领其部落在长期的生存、发展与迁徙中,创建了中华民族的远古农业文明,实现了从渔猎时代到农耕时代的转变,创造了特征鲜明的炎帝神农文化。
  由炎帝神农氏肇端的代表着长江流域远古文明状态的农耕文化和代表着黄河流域远古文明状态的黄帝文化结合一起,成为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发展史的基点,奠定了中华内陆文化发展的大致走向,华夏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诸多特征,如勤劳勇敢,富于发明创造;生生不息,顽强进取;重义轻利,崇尚大同;向往均平,主张仁德等,均可以从炎帝及黄帝文化中寻觅出生长的基因,炎黄文化是中华文化大系内涵丰富的母胎。因此,炎帝、黄帝分别作为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古代文明的代表,被尊为华夏人文始祖,是炎黄子孙心目中同根同源的两个标志、两面旗帜。
  如同任何文化都是其内在核心即民族精神的体现一样,炎帝神农文化也不例外。省社科院副院长刘玉堂认为,炎帝神农文化所蕴含的民族精神主要包括:“为天下先”的无私奉献精神,爱国统一的凝聚认同精神,勇于探索的开拓创新精神,刚健有为的自强进取精神,“以致民利”的亲民务实精神,“贵和尚中”的公平和谐精神,这些代表了中华文化的浩博气象。以炎帝和黄帝精神为源头,经过数千年的积累、融合、演变、发展,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凝聚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同汇成浩瀚的中华民族精神的洪流。
  中华文明经受种种打击而不断裂,成为世界文明史上唯一连续的文明,其中,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和认同精神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由此,炎帝神农文化所蕴涵的民族精神永远不会过时,它仍然是我们走向成功的重要精神力量。当前,我们正在全面深化改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更需要大力发扬包括炎帝神农精神在内的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甲午年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即将举行,让我们再一次相聚炎帝故里,拜谒炎帝始祖,传承炎帝文化,弘扬炎帝精神,从而凝聚起强大力量,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